科技成果

阅读数: 3053

成果名称: 安塞油田特低渗油藏高含水期改善水驱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成果登记号: 9612020Y0122

第一完成单位: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厂

联 系 人: 张洪军

成果类型: 应用技术

成果体现形式 : 新技术

技术领域: 新能源与高效节能

应用行业: 采矿业

成果简介:

该项目来源于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厂计划项目,属于石油与天然气科学技术领域,项目于2016-2018年在安塞油田开展实施。

安塞油田是我国陆上第一个亿吨级的整装特低渗透油田,经过30年注水开发,已进入高含水期,受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动态缝不断开启并持续延伸等因素影响,平面与剖面水驱不均,注水有效性降低,水驱波及体积难以扩大,驱油效率难以提高。

在地质、裂缝、渗流三大规律认识的基础上,以三次精描、检查井解剖为手段,深化水驱、剩余油分布规律及主控因素认识,明确油田持续稳产的经济有效手段是通过多种技术持续改善水驱,实现水驱波及体积的扩大和驱油效率的提高。

一是应用"点-线-面"分析方法,对单砂体进行综合研究,明确了纵向叠置关系和横向接触关系,将单砂体刻画精度提高到0.5米:基于"测井曲线旋回识别+沉积界面控制+岩心露头校正"的原则,实现从复合砂坝到单一砂坝(单砂体)的识别,形成了安塞油田的单砂体划分方法;形成河道砂体顶面高程差异,伽马、自然电位测井曲线形态变化,砂体侧向叠加厚度变化,薄层砂泥岩尖灭4种方法来识别单砂体规模,将识别规则引入数值模型,数值模拟成果纵向分辨精度达到0.5m;将砂体垂向叠置类型分为分离式、叠加式、切叠式、替代式四种类型,将井间砂体叠置类型分为孤立型、对接型、切叠型三类型;形成单砂体流动单元与储层分类评价方法,在单砂体划分的基础上,对流动单元与储层分类评价,优选流动单元与储层评价均为Ⅰ类和Ⅱ类单砂体进行挖潜,措施有效率提高了8.5%。2016-2018年开展单砂体精细划分2000口,摸排出潜力井550口,实施油水井单砂体补孔220井次,单井平均措施增油0.8t,措施有效率95.5%,实施井组水驱储量控制程度提高3.0%,综合递减下降0.2%。

二是研发了油田开发智能管理系统,形成了基于压力回顾速度法的非稳态注水智能调控方法,建立量化评价指标,降低水驱无效循环,提高注水有效性:研发具备注水政策调整预警的油田开发智能管理系统,确定了特渗透油藏非稳态注水选井选层标准,制定了合理注入周期和平面注水方式,总结了形成安塞油田不同油藏的非稳态注水模式,建立了非稳态注水效果系统评价标准,2016-2018年累计开展1688井次,水驱明显改善,井组递减由5.3%↓2.4%,含水上升率下降0.3,单井年注水量减少365方/年,注水有效性明显提升。

三是通过岩心CT层析图像三维可视化处理明确了微观剩余油分布类型,并筛选形成有效动用技术,实现扩大波及体积,提高驱油效率,动用微观非均质残余油,提高驱油效率:明确了常规水驱提高驱油效率难度大,需升级驱替介质,通过计算,要达到采收率提高10%,按照常规注水驱油效率,需要45年时间,优选驱替介质来进一步提高驱油效率是重点攻关方向;通过岩心CT层析图像三维可视化处理研究,将水驱后残余油分为膜状、滴状、柱状、多孔、簇状5种类型,其中非均质残余油占比达到95.9%,明确了通过注入化学剂扩大波及体积是挖潜的主要方向;为动用微观非均质残余油开展了3项提高采收率技术先导试验,其中粘弹表活剂驱试验效果明显,油井见效率58.8%,实现增油13个月,投入产出比1:1.4,可继续扩大。

查新结果显示通过河道砂体顶面高程差异,电测曲线形态变化,砂体侧向叠加厚度变化及薄层砂泥岩尖灭4种方法综合识别单砂体规模,目前在国内未明述用于单砂体识别,处于国内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