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

阅读数: 3303

成果名称: 汉中创新型城市建设路径与模式研究

成果登记号: 9612020R0010

第一完成单位: 陕西理工大学

联 系 人: 唐萍萍

成果类型: 软科学

成果体现形式 : 研究报告

技术领域: 城市建设与社会发展

应用行业: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成果简介:

1.课题来源与背景

本课题来源于科技部改革发展专项创新型城市改革政策研究项目。

2.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就是在汉中这个“秦巴生态功能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川陕革命老区和秦巴集中连片特困区”四区汇集之地和山区城市,探索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路径, 总结其发展模式,为欠发达的山区城市创新驱动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其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是落实科技强国建设目标和创新发展理念;二是创新驱动发展,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三是科技创新支撑,保护生态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3.主要论点与论据

研究报告内容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第一部分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文献政策梳理,梳理了建国后到2018 年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政策支持的演变历程,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实践经验借鉴和政策发展脉络。第二部分是汉中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基础条件,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成效3个方面13个指标构建了“汉中市创新型城市建设发展评估体型”,对汉中及周边毗邻城市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汉中具有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比较优势,同时,也指出汉中创新型城市建设存在的创新能力不足、创新资源不足、科技投入不足3个短板。第三部分是“汉中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定位目标”。即建设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科技扶贫示范区、陕甘川渝毗邻地区科技创新引领示范区和山地区域城镇化建设创新示范区。第四部分是“汉中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路径探索”。第五部分是“汉中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经验做法”。第六部分是“汉中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发展模式”。即“科技创新+绿色发展+脱贫攻坚”发展模式。第七部分是“汉中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保障措施”。从创新科技投入和风险分担机制、落实配套政策、建立激励机制等方面探讨了如何确保山区城市建设创新型城市。

4.创见与创新

(1)构架了汉中“四区”汇集地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路径体系。

构架了汉中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定位,即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科技扶贫示范区、陕甘川渝毗邻地区科技创新引领示范区和山地区域城镇化建设创新示范区,提出了创新主体培育、经济转型升级、构筑“产学研”协同体系、分层汇聚创新人才、科技创新扶贫攻坚、科技助力生态环保、建设旅游强市、保障创新资本投入等8个建设路径。

(2)总结了汉中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践经验

从创新资源要素集聚、区域创新体系构建、体制机制创新、创新引领助推绿色循环发展、组织保障措施等五个方面总结了汉中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经验和成功做法。

(3)构建了汉中区域创新体系

汉中创新型城市建设围绕区域创新体系构建根本目标,开展三个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汇聚创新主体、服务创新客体。①创新体制机制改革重在汇聚四个要素和建立五个机制。②汇聚创新主体就是要在陕甘川渝毗邻地区形成一个能够聚集国内外创新资源,形成创新驱动发展。③服务创新客体就是“支撑产业发展、推动企业创新、支持特色建设、服务社会发展”四大类创新客体。

(4)总结了“科技创新+绿色发展+脱贫攻坚”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

包括:①科技创新助推绿色发展。即搭建生态环境保护平台、强化生态保护技术支持能力、创新生态保护工作、组建生态保护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生态汉中”。②科技创新助力脱贫攻坚。总结了“6+N” 农业科技签约服务模式、“公司+基地+协会+贫困农户”脱贫发展共赢模式,以及设立扶贫协作融资担保风险补偿准备金等助力脱贫攻坚的创新发展模式。

5.社会经济效益

在“汉中创新型城市建设路径与模式研究”成果的指导下,汉中创新型城市建设充分发挥带动效能,构建了市县(区)两级创新体系,先后完成了汉台区、南郑区、镇巴县、勉县、西乡县等5个县(区)省级创新型试点县(区)的申报工作,完成了汉台区、南郑区、镇巴县3个县(区)省级创新型试点县(区)的总结验收工作。提出科技扶贫对策、总结科技扶贫经验,有助于深化扶贫问题研究、推动汉中国家级贫困县,尤其是深度贫困县脱贫发展。提出以创新型城市建设为契机,以科技创新为手段,切实解决脱贫发展与生态保护两难问题,有助于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变,统筹、协同推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6.存在问题

(1)支撑研究成果的观测数据收集比较困难,导致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受到较大的限制,创新评价指标体系有待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2)创新发生在经济社会管理的各个领域,还有些领域尚未涉及,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例如,关于高一级政府在落后城市创新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发挥的作用的研究,等等。

(3)落后城市进行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目的之一是缩小与发达城市的发展水平差距,关于该问题的实证研究有待深入研究。

7. 历年获奖情况

团队成员累计共获得陕西省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8项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