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

阅读数: 1023

成果名称: 安康市富硒农产品标准化种植技术研究及其产品开发

成果登记号: 9612021Y0885

第一完成单位: 安康市富硒产品研发中心

联 系 人: 贺博

成果类型: 应用技术

成果体现形式 : 新技术

技术领域: 现代农业

应用行业: 农、林、牧、渔业

成果简介:

1、课题来源、背景及其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项目实施结合了合作单位紫阳中地大硒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地硒科)的项目《富硒土壤营养强化剂关键技术与产品研发及示范应用》,针对安康及其全国富硒农产品硒含量不稳定或不达标,严重制约富硒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现实困境,采用中地硒科的富硒土壤营养强化剂产品和技术,开展以安康区域特色的富硒茶、富硒魔芋、富硒核桃、富硒食用菌、富硒玉米(杂粮)等为主的种植标准化技术研究、富硒植物及农产品硒含量检测、调查,富硒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开发研究及评价。

省级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开展区域特色富硒高效植物标准化种植技术开发、种植及产品标准制定、产品加工技术研发、检验检测及部分仪器购置等。

初步制(修)定天然硒及其相关产品硒含量标准、富硒魔芋、富硒茶、富硒食用菌等标准化种植技术规程及产品加工工艺。

制定项目成果集,做好项目成果宣传工作。

推动安康十县区富硒资源的绿色高效开发利用,全面提升安康特色富硒产品的品质及其产业竞争力。

2、项目实施结果与创新 (1)基地建设:项目协作单位岚皋县硒谷田园农林开发有限公司、安康源硒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分别在岚皋县南宫山镇桂花村、紫阳县双安镇聊廖家河村建设富硒水稻基地200亩;紫阳县开源富硒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在紫阳县高桥镇龙潭村建设富硒玉米基地500亩;紫阳县盘龙天然富硒绿茶有限公司在紫阳县东木镇月桂村建设富硒黄茶基地50亩;安康市瀛天生态农林开发有限公司在汉滨区瀛湖镇建设富硒核桃基地400亩。

技术规程:通过富硒农产品种植试验检测分析,分别制定了天然硒米、富硒稻米、富硒黄茶、富硒蛹虫草种植(栽培)技术规程(技术要点)4项,制定了富硒黄茶饮料新产品加工工艺和富硒魔芋营养餐加工工艺。

(2)品种引进与筛选:通过不同品种聚硒能力品比试验,筛选出宜香2115、"川优6203"等2个高聚硒水稻品种,筛选出正大12号为适宜在秦巴山区种植且聚硒能力较强的玉米品种;引进了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培育的中黄1号和中黄2号2个黄茶品种。

(3)产品开发:共开发富硒产品16个。

其中开发火山泉梯田硒米、秦巴溪谷富硒米、生态富硒米产品3个开发红豆、红枣燕麦、玫瑰4种口味的深磨坊富硒玉米稀产品4个,开发富硒黑苦荞曲奇饼干、苦荞醋、苦荞酥、苦荞茶4个产品,开发富硒魔芋营养餐、富硒猴头菇挂面、"天然硒"核桃油、核桃酱、核桃仁5个产品。

(4)在国内最早开展“测土补硒”种植模式和富硒农产品标准化种植。

即以紫阳中地大硒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富硒土壤营养强化剂产品为基础,通过农田土壤硒含量及其硒形态检验检测、标准化农田改良、标准化种植和农产品检验检测等一体化配套技术服务的路径,最终实现了富硒农产品规模化和标准化种植。

(5)实现了强化剂产品天然富硒特质。

中地硒科产品原料选自紫阳下寒武纪优质炭质灰质板岩,该层位板岩系安康紫阳地区土壤的母岩,经自然长期风化和人类农耕活动演化为该地区代表性典型土壤类型,与该地区土壤同宗同源,据此通过传统根施方法,实现了安康紫阳富硒产品天然富硒的特质。

查新报告指出:“强化剂产品”的原料系农田土壤母质岩,同质同源,富含多种有益矿物质,具有涵养保墒、改良土壤、无污染、防止硒源流失和富硒增产的特点,技术指标国内领先。

3、社会经济效益: (1)制定发布《天然硒食品及其相关产品硒含量标准》团体标准1项、汇编出版《安康生态富硒资源开发》和《硒旺·安康》2本包含本项目成果的科普宣传册。

结合合作单位取得涉及强化剂生产工艺、生产设备、产品种植技术和检测技术的专利6项,商标2项。

(2)发表各类学术论文45余篇(含SCI 12篇、核心11篇),获批富硒岩石国家一级标准物质4项(GBW07397、07398、07399、07400)、富硒土壤国家一级标准物质5项GBW07900、07901、07902、07903、07904)。

(3)人才培养方面,培养作物学专业农学博士1名、“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1名、全国富硒行业十大杰出贡献奖1名、安康市突出贡献专家1名。

(4)获得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银奖1项(2019)、湖北省金奖1项(2019),“地质+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金奖1项(2019),参与建立市、县级以上研发平台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