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

阅读数: 2651

成果名称: 渭南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研发与应用

成果登记号: 9612013Y0614

第一完成单位: 渭南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 系 人: 程玉琴

成果类型: 应用技术

技术领域: 电子信息

成果简介:

一、本项目主要技术特点包括:1、以云计算为技术架构,建立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2、采用"虚实结合"的云模式,通过虚拟服务网关,实现资源的二次分配,在省级公共服务平台上建立了渭南市虚拟平台,并与渭南市基础设施和网络平台结合,为渭南市提供各类公共应用服务。3、基于多租户架构模式,实现平台服务层、应用功能层的资源隔离和共享,有效降低应用和平台系统部署成本,提高维护和管理效率。4、通过统一用户管理和单点登录、加密技术,实现跨级跨域的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5、采用开放服务网关(OSGi)技术,构建快速部署与运行平台,将中间件重新组件化和封装,形成了一个标准的、面向服务的运行环境,为用户提供快速开发、部署、发布和提供服务封装平台服务。6、通过FutureBus总线,共分输出层、输出适配层、路由层、输入适配层、输入层,将电子政务云公共服务平台涉及各个子平台与系统进行整合,实现信息交换与资源共享,实现消息的可靠通信,支持的接口方式有EJB、WebService、Socket、Http、JMS、StoreProcedure。二、应用前景推动政务数据资源建设由分散、独立向统筹、集约转变,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主要成效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应用效果明显。渭南市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覆盖65个市级单位,同时下联11个县市区及高新区管委会,构建起了市区两级共享交换体系,形成了市区两级互联互通的局面,使我市具备了资源共享的信息化支撑环境。平台支撑了20项业务应用,并为应急指挥、城市住房保障、审计等重大业务应用提供支撑,实现了应用与承载的有效分离,使众多部门从繁杂的技术管理和维护中解放出来,全力以赴地推广应用,促进了应用水平的大幅提升。2.政府效率提升。市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的建立,为各级政务部门联动解决重大社会问题和突发事件提供了网络保障,为整合资源、节约经费、促进网络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奠定了基础,使政府行政手段更加丰富,行政行为更加高效。覆盖社会公共服务、政务服务、城市管理等各个领域的20项业务应用系统建设推广成效显著,有效促进了各部门电子政务的深化应用,提升了政府的服务能力。3.经济效益显著。通过市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共享信息基础资源服务,据初步测算,减少重复投资、节约经费的作用已经显现。纳入市级信息化公共服务资源体系实施的平安城市、应急管理、城市管理、城市运行可视化等一批信息化项目,仅建设经费比各自建设要减少投资1.7亿元,而每年的运维费用可节约3000万元以上,每年节省线路租费700万元。4.示范效应逐步扩大。2011年12月1日,陕西省数字城市建设暨大社会保模式推广现场会,我市做为市级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全省试点,由刘新兴副市长在会上做了《审时度势凝心聚力加快推动渭南信息化建设》的交流发言。2012年9月21日,为了进一步推广我市业务应用建设模式,省工信厅在我市组织召开了贯彻落实省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精神暨业务应用推介会,向全省介绍我市基于虚拟化技术市级公共平台建设应用推广情况,并对人口数据库应用、电子政务视联网、电子政务通用业务应用系统、舆情监控、社区E家等重点应用系统进行了推广。2013年3月23日,全国地方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工作座谈会上,我市作为陕西省唯一地市代表参加会议,刘新兴副市长在会上做了题为《抓统一建平台促应用推进高效为民电子政务发展》的典型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