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

阅读数: 1413

成果名称: 新兴平台交易模式下控制机制对平台合作关系的多阶段动态作用研究

成果登记号: 9612023R0036

第一完成单位: 西北工业大学

联 系 人: 洪波

成果类型: 软科学

成果体现形式 : 论文

应用行业: 制造业

学科分类: 经营管理(630.4015)

完成人: 杨倩,王强,冯泰文,钱丽萍,刘益

成果简介:


一、研究工作主要进展和所取得的成果。

(一)研究工作主要进展

自项目启动以来,项目组按照计划进度执行研究工作,开展了所有研究内容。在项目的后评估期,继续完成研究内容,完善研究成果。研究工作主要进展如表1所示:

1研究工作主要进展


研究阶段

研究进展

1

2016.01—2016.05

完成控制机制、平台交易模式领域相关文献综述。

2

2016.06—2016.08

选取腾讯开放平台(面向个体用户的游戏及应用平台)、中国移动应用商城(面向个体用户的游戏及应用平台)、创捷供应链(面向中小手机生产商的进出口、金融服务平台)、中国网库(中国第一家单品产品平台)、凡趣游戏(同时接入多个平台的游戏开发商)等有代表性的平台构建企业及平台参与企业进行深入访谈调查,了解平台模式下组织间关系控制的实际开展情况。

在访谈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理论视角和已有组织间关系控制研究成果,确定平台模式下的控制机制体系。

选取中国移动和腾讯两家国内规模最大的平台构建者,在其协助下通过线上渠道向其内容提供商进行问卷数据收集,获得有效问卷384份。

3

2016.09—2017.02

 

在传统模式下组织间控制机制类型、影响因素及作用效果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平台模式特征完成平台模式下的控制机制体系构建研究。

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结果形成并发表创新性研究论文。

4

2017.03—2017.08

完成平台模式下控制机制对组织行为、组织绩效的作用研究。

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结果形成并发表创新性研究论文。

参加本学科重要国内外会议。

5

2017.09—2018.02

完成平台模式下组织绩效对组织间关系的作用研究。

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结果形成创新性研究论文。

研究成果投稿第25届国际欧洲运营管理年会,被接收并做大会报告。

项目中期检查。

6

2018.03—2018.08

完成平台模式下控制机制使用对策研究。

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结果形成创新性研究论文。

研究成果投稿第72界美国管理学会年会,被接收并做大会报告。

7

2018.09—2018.12

修改并完善各主要研究内容,形成整体意义上的“新兴平台交易模式下控制机制对平台合作关系的多阶段动态作用研究”报告一份。

完成项目结题验收。

8

2019.01~2020.10

继续完成研究内容,将已获得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果形成研究论文。

研究成果投稿第26届国际欧洲运营管理年会,被接收并做大会报告。

在会议论文的基础上继续修改完善,在本学科主流期刊投稿发表。

完成项目成果研究报告

 


(二)代表性成果介绍

1. 建立平台模式下组织间关系管理数据库

为项目研究的需要,本项目以平台参与企业为问卷调查主体,通过问卷调研的方式建立了平台构建企业与平台参与企业间关系控制的问卷数据库。选择平台参与企业为调研对象的原因如下:第一,平台模式下控制机制主要制约的是参与企业的行为,平台构建企业的收益也来自于参与企业的销售。第二,平台模式下,平台构建企业同时与大量的参与企业进行合作,对于组织间行为互动、组织间关系的评价具有很大的差异性,而参与企业当选定了特定的平台后,能对与相应平台的行为互动和组织间关系做出具体的评价。第三,在样本数量上,平台构建企业远小于平台参与企业,参与企业的样本更易获得,数据的数量和质量更能保证。

在数据收集过程中,项目组选取中国移动和腾讯两家目前国内规模较大的平台构建者以中国移动应用商城为例,具体的问卷发放过程为:在中国移动应用商城的内容提供商名录中,按照普通型合作伙伴、半紧密型合作伙伴及紧密型合作伙伴的划分,每一类中随机抽取 200个内容提供商(总共 200*3),通过中国移动应用商城与内容提供商日常沟通的渠道,以 “中国移动应用商城和项目组联合研究团队”的名义向这 600个内容提供商定向发放电子问卷,并配一封电子邮件,说明本次调研的目的、承诺调研数据仅限学术研究,不会用于任何商业用途、不会泄露任何填写人个人信息、以及问卷回收的截止日期。最终,两家平台共回收有效问卷394份,问卷回收率32.8%,样本量充足。

 

2. 发表学术论文

根据项目申请书的安排,结合文献梳理和企业访谈,项目组组织间关系控制机制的类型、影响因素和作用效果出发,结合新兴电子平台模式的特征,探讨平台模式下的组织间关系控制机制对组织绩效及组织间关系的作用效果及作用路径。基于研究成果,项目组在研期及后评估期共发表学术论文8篇(第一作者7篇,其他作者1篇),出版专著1部(独著),投稿论文1篇(第2轮)其中,SSCI检索6篇,SSCI/SCI双检索2篇。研究结果被研究机构、国际学术组织及多家企业采纳采纳证明见附件

各部分研究内容的主要研究发现及代表性论文介绍如下:

(1) 梳理归纳了组织间关系控制机制的类型及表现形式

基于系统文献梳理项目组发现: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控制机制有着不同的类型和表现形式。根据内在结构和作用机理的不同,控制机制分为交易性控制机制与关系性控制机制(JapAnderson, 2003; PoppoZenger, 2002)。按照控制发出方的意图分为集体控制和个体控制(Luo, 2007)。根据干预介入的阶段可将控制分为过程控制和结果控制(Jaworski 1988)。根据控制条款的存在形式和产生基础可将控制分为正式控制和非正式控制。根据控制的重要程度和影响效力,控制可分为首要控制和次要控制。不同控制机制的类型及表现形式如表2所示:

2 控制机制类型及表现形式

分类标准

类型

表现形式及定义

 

 

 

 

内在结构和

作用机理

交易性控制机制

契约:规定交易双方的权力、义务、交易流程、冲突解决方式、违约赔偿、结算方式、物流运输及各种潜在问题的处理方式等细节的明确条款。

专项投资:针对特定公司或价值链伙伴做出的高度专业化的持久性投资。

权力使用:使某个体去做其在其他情况下不会做的某件事情的能力。

关系性控制机制

个人关系:伙伴组织的个体业务人员(边界人员)通过社会往来、业务互动而培养起来的亲密的私人关系与友谊。

信任:对交易伙伴有信心,认为其是诚实和善意的、会真心关心自己的利益、在遇到困境的时候值得依靠。

关系规范由决策制定者制定并指导实现组织目标行为的共同期望

控制发出方数量和意图

集体控制

合作双方通过公开控制那些对合作双方战略目标起决定作用的关键因素来监督和引导合作体的行为以追求双方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个体控制

合作关系中的一方单方面实施的控制方式,它常常以牺牲合作伙伴甚至合作体的整体利益为代价以获得个体利益的最大化

干预介入阶段

过程控制

当组织试图影响产出获得的方式时,在关系的整个阶段实施过程控制。

结果控制

当组织设定好绩效评估的标准,只对结果有兴趣,只在产出阶段实施控制

存在形式产生基础

正式控制

基于正式的管理职能,以书面形式出现

非正式控制

基于团队人员的共识,没有相应的书面形式

重要程度影响效力

首要控制

在组织内部占据统治性地位,组织人员都熟知且必须遵守。

次要控制

也存在于组织当中,但其地位和对组织行为的影响效力较弱。

 

(2) 明确了组织间关系控制机制的影响因素

在控制机制的影响因素上,项目组主要考虑外部环境、依赖结构、组织个体因素、组织间关系要素及其他控制机制使用等方面的因素。此部分研究的代表性研究成果有:

1) 环境不确定性对契约控制与关系规范的影响研究

研究设计及科学意义:控制机制是企业对外部环境的战略应对,控制机制的类型并不是事先确定的,其类型和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的核心企业的特性,风险偏好和绩效期望。本研究从组织在交易过程中面临的四种不确定性因素出发(分别为:需求不确定性、供给不确定性、技术不确定性以及交易伙伴绩效不可预测性),探讨企业在不同的不确定性因素条件下,如何通过交易性控制机制(契约)和关系性控制机制(关系规范)的结合使用来确保运作绩效和交易满意度。本研究通过识别不确定性因素对控制机制类型和物流绩效的影响作用对组织间关系管理研究和控制机制研究做出贡献。本研究的结论同时也为企业管理人员在交易限制中选择合适的控制机制提供启示建议。

2) 环境不确定性对整合的影响研究

研究设计及科学意义:本研究探讨交易组织间在合作过程中面对不同的交易与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因素时彼此间整合程度(控制机制的一种)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显示:当供应商服务能力不确定性与技术不确定性因素较高时,合作双方的整合程度将下降;相反,当制造商需求不确定性和法律不健全程度上升时,合作双方反而愿意加强彼此间的整合程度,通过更加深入的沟通和协作来应对这些不确定性。本研究通过提出外部不确定性因素的分类框架对交易成本理论做出了贡献。研究的结论也为企业管理人员在面对不同类型的不确定性因素时恰当选择控制机制提供了理论建议与实践参考。

代表性研究成果:

[1] Improving Logistics Outsourcing Performance through Transactional and Relational Mechanisms under Transaction Uncertainties: Evidence from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2016, 175(5): 12-23.(第一作者、第一标注

[2] Are Logistics Outsourcing Partners More Integrated in a More Volatile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2016, 171(2): 211-220.(第一作者、第一标注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SSCISCI双检索期刊,ABS三星期刊,5年综合影响因子6.2052019年影响因子5.134JCR分区一区,在工程类47种国际期刊排名第三,运作研究和管理科学84种国际期刊排名第三。两篇论文自发表以来,分别被国际20余种不同英文期刊、书籍引用6523次。相关研究结论被研究机构(中欧-普洛斯与供应链服务创新中心)、国际学术组织(国际供应链与运营管理学会)、多家企业(益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西安每一天便利超市连锁有限公司)采纳。

 

3) 组织间关系因素对个体控制与集体控制的影响研究

研究设计及科学意义:在跨界理论和控制机制文章的基础上,本研究指出在组织间交易关系中,组织会同时使用个体控制(以最大化自身个体收益为目的)和集体控制(以最大化交易双方整体利益在目的)两种截然相反又相互联系的控制机制。两种控制机制的选择受到双方交易关系中特定因素的影响本研究的研究结果表明:交易双方较高程度的分配公平、低程度的目标不一致性、以及较小的权力差异会增加集体控制的使用并降低个体控制的使用。集体控制和个体控制通过影响控制的成本和收益最终影响交易绩效。具体而言,个体控制会导致冲突增加交易成本,因而有害于关系绩效;相反,集体控制可以带来互惠和团结,因而对关系绩效是有益的。识别并有效区分个体控制与集体控制对研究组织间的跨界行为、强化组织间关系、提高交易绩效是很有必要的。

代表性研究成果:

[3] A Diagnostic Model of Private Control and Collective Control in Buyer-Supplier Relationships.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2017, 63(5): 116-128. 其他作者、第一标注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SSCI检索期刊,ABS三星期刊,5年综合影响因子5.8682019年影响因子4.695JCR分区一区,在商业类152种期刊中排名34,在管理类226种期刊中排名39。论文自发表以来被引用7次。

 

(3) 揭示了组织间关系控制机制的作用效果及作用机理

作用效果方面,项目组关注了控制机制对组织行为(包括沟通、专项投资、机会主义行为和知识转移等)、组织绩效(包括经济绩效、价值获取等)及组织间关系(包括信任、满意等)的影响作用。

1) 契约控制与信任对组织间知识获取的影响研究

研究设计及科学意义:新兴市场企业从发达市场交易伙伴那里获取知识是加强自身竞争力、加快国际化发展速度和提高绩效的有效方式。本研究旨在分析中外战略联盟关系中的中国企业的战略导向如何影响其控制机制的选择,最终影响其从联盟伙伴处的知识获取。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对企业家导向的中国企业,适度的契约使用和高度的信任最有利于其从联盟伙伴处获取知识。相反,对于市场导向的中国企业,契约和信任都需要保持在一个适度的水平才能从联盟伙伴处获得最多的知识。通过在控制机制选择中引入战略导向这一影响因素,本研究实证发现了契约控制与知识获取间的非线性关系,验证了信任在促进联盟伙伴间知识获取的重要作用,拓展了控制机制的影响因素,为控制机制作用效果提供了更全面的解释。

代表性研究成果:

[4] How do an Alliance Firm's Strategic Orientations Drive Its Knowledge Acquisition?---Evidence from Sino-foreign Alliance Partnership.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Industrial Marketing2019, 34(2): 505-517.(第一作者、第一标注)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Industrial Marketing SSCI检索期刊,5年综合影响因子2.7132019年影响因子2.497JCR分区三区。论文自发表以来被引用4次。

 

2) 专项投资控制对组织间合作行为的影响研究

研究设计及科学意义:为确保组织间交易顺利开展,交易伙伴都会对交易关系进行一定的投资。本研究试图识别出交易双方对交易关系不同的专有投资水平组合对双方合作行为的影响作用。通过将合作双方的专有投资按高、低水平两两组合,本研究通过聚类分析识别出四种专有投资组合类型。进一步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当双方的专有投资水平均高时,双方保持高水平的信息共享、联合行动、机会主义行为和冲突。当双方的专有投资水平均低时,双方的信息共享、联合行动和机会主义行为的水平也较低,而冲突水平则维持了中等的程度。当供应商专有投资水平较高、制造商专有投资水平较低时,双方信息共享和联合行动的水平较高,而机会主义行为和冲突的水平较低。最后,当供应商专有投资水平较低、制造商专有投资水平较高时,双方的信息共享、联合行动和机会主义行为的水平也较低,而冲突水平则维持了中等的程度。

代表性研究成果:

[5] A Taxonomy of Transaction-Specific Investments and Its Effects on Cooperation in Logistics Outsourcing Relationship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 2019, 22(6): 557-575.(第一作者、第一标注)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 SSCI检索期刊,5年综合影响因子2.4972019年影响因子2.152JCR分区三区。

 

3) 整合控制对组织绩效的影响研究

研究设计及科学意义:虽然宏观环境对供应链整合的重要性已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对于宏微观环境的组合对供应链整合影响作用的了解却非常少。在制度理论和资源流动理论的基础上,本研究从组合和权变的视角对制造企业所处的宏微观环境的不同组合对供应链整合和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进行了探索。研究结果为宏微观环境不同组合的存在及其对供应链整合和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提供了实证支持。具体来说,本研究指出制造企业所处的宏微观环境可分为三类:认知型、理智型和有意识型。三种类型的宏微观环境组合对绿色供应商整合与社会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对绿色顾客整合与经济绩效、环境绩效和社会绩效之间的关系都具有调节作用。本研究的结果对绿色供应链整合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

代表性研究成果:

[6] Does the Configuration of Macro- and Micro-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s Affect the Effectiveness of Green Supply Chain Integration? Business Strategy and The Environment, 2020, 29(4): 1695-1713.(第一作者、第一标注)

Business Strategy and the Environment SSCI检索期刊,5年综合影响因子6.2212019年影响因子5.483JCR分区一区,在商业类152种期刊中排名19,在管理类226种期刊中排名21。论文自发表以来被引用8次。

 

4) 交易组织边界人员间个人关系对组织间关系绩效的影响研究

研究设计及科学意义:基于嵌入理论与跨界理论,本研究在渠道情境下系统研究了交易组织边界人员间的人际关系对组织间关系的影响路径与影响机理。研究结果显示:高层管理人员间、以及中层销售/采购经理间的人际关系都可通过强化边界人员的跨界职能—信息处理与外部代表使所属组织受益;中层销售/采购经理间的人际关系对组织间关系的促进作用大于高层管理人员间的人际关系;当两层人际关系同时存在时,对组织间关系的促进作用将产生协同的放大效应。研究结论为组织合理分配资源,有效利用个人关系改善组织绩效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代表性研究成果:

[7] 跨界:渠道中的人际关系与组织间关系[专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9. 北京. (该书未标注资助号)

 

(4) 平台模式下的组织间关系控制机制对组织绩效及组织间关系的作用效果及作用路径研究

在平台模式下,一些符合平台交易特征的新型控制机制形式开始涌现并表现出很好的治理效果。项目组通过识别和结合平台模式的两大特征:技术使用及公平感知,系统研讨新兴电子平台模式下组织间关系控制机制对组织绩效及组织间关系的作用效果及作用路径。

1) 技术使用对平台参与企业公平感知的影响研究

研究设计及科学意义:技术极大改变了交易中的组织间关系和组织间的互动方式。在新兴电子平台模式下,技术使用似乎扮演着控制机制的作用——协调组织间运作、管理组织间关系。为响应这一变化,本研究讨论技术使用在新兴电子平台模式下是如何发挥对组织间关系的控制效力的。具体来讲,本论文的结果显示:技术使用可以提高平台参与企业对平台交易关系的程序公平、分配公平、及信息公平的感知,进而促进双方关系绩效的改善。此外,程序公平和分配公平对关系绩效的促进力度要大于信息公平;而程序公平与分配公平对组织间关系绩效的促进作用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

代表性研究成果:

[8] Improving Relationship Performance on Platforms: the Role of Technology Usage in Promoting Justice.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Industrial Marketing, 2019, 34(5): 965-976. (第一作者、第一标注)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Industrial Marketing SSCI检索期刊,5年综合影响因子2.7132019年影响因子2.497JCR分区三区。

 

2) 人际沟通与信息技术沟通对平台企业短期经济绩效及长期合作导向的影响研究

研究设计及科学意义:本研究在平台构建企业和平台参与企业的二元关系中,探索人际沟通和信息技术沟通是否会对交易组织的短期经济绩效和长期发展导向带来差异化的影响,以及契约完备性和技术使用对上述影响关系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显示:人际沟通和信息技术沟通对交易组织的短期经济绩效和长期发展导向都有促进作用;人际沟通和信息技术沟通同时存在时,对交易组织间的长期发展导向具有协同的放大效应。契约完备性对人际沟通与短期经济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而对人际沟通与长期发展导向之间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再者,契约完备性会减弱信息技术沟通对短期经济绩效的正向作用;技术使用则加强了人际沟通与长期发展导向间的正向作用。

代表性成果:

[9] Interpersonal and IT-enabled Communication in Platform Transactions: the Contingent Role of Contract Completeness and Technology Usage. Industrial Management & Data Systems, 2020, 120(6): 1175-1194. (第一作者、第一标注)

Industrial Management & Data Systems SSCI检索期刊,5年综合影响因子4.3792019年影响因子3.329JCR分区二区。

 

3) 平台模式下信息技术使用对企业控制作用效果的影响研究

研究设计及科学意义本研究探讨新兴电子平台关系背景下信息科技使用、正式契约控制及两者的互动对平台参与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作用。通过使用从中国两大电子平台获得384份平台参与企业-平台构建企业关系中收集的数据,本研究探讨了正式契约控制和信息技术使用对财务绩效的直接影响,以及技术使用对正式契约控制与财务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分析结果表明:契约完备性和信息技术的使用分别提高了财务绩效,而契约执行对财务绩效有U型的影响。此外,信息技术的使用放大了契约完备性对财务业绩的积极影响,但并不影响契约执行的积极影响。本研究通过将信息科技使用作为控制机制,扩展了组织间关系控制相关研究。本研究还提供了一个关于技术如何使交易伙伴间关系受益的综合视角,丰富了技术使用相关研究。最后,本研究扩展了交易成本理论,证明了契约的不同维度对企业间交易关系的影响是不同的。

代表性成果:

[10] Doe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Usage Strengthen or Weaken Formal Contract Control in Digital Platform Relationships? 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第二轮审稿(第一作者、第一标注)

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SSCI检索期刊,ABS三星期刊,5年综合影响因子2.7132019年影响因子2.784JCR分区二区。

 

3. 项目申报

随着本项目研究内容的完成,主持人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积极申报并获批了一个省级项目,该项目是本项目研究内容的拓展和深化。项目信息如下:

(1)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平台模式下的组织间关系、合作行为与绩效研究,2020JQ-2282020.01-2021.12,主持。

项目简介

本项目针对平台交易模式特征,基于现有组织间关系及组织行为等理论,建立平台模式下组织间关系控制的机制体系,明确平台模式下组织间合作行为的类型及相互影响,梳理平台交易中组织个体绩效及平台整体绩效测量指标。随后,通过实证分析方法,进一步研究平台模式下组织间关系控制对组织间合作行为、组织间合作行为对组织个体绩效及平台整体绩效的多阶段直接与间接影响作用。

研究结果不仅能丰富现有平台下组织间关系控制与合作行为相关研究,发展交易成本、社会网络、技术基础观、组织网络、公平等理论,也能增强平台实践与理论联系,为相关企业合理分配资源,改善组织间关系,提高组织间合作互动效率和各方收益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指导和对策建议。

 

4. 国内外学术交流合作

在项目进展过程中,主持人和团队针对研究内容取得的成果进行了广泛的国内外学术合作交流。具体有:

(1)  参加本领域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

1) 论文《A Staged Performance Model for Service Innovation被第26届国际欧洲运营管理年会接收,在分论坛Service Operations中进行口头汇报(2019.06,芬兰赫尔辛基)。

2) 论文《Governance in A Collaborative e-Platform Setting: The Role of Technology Standardization》第78届美国管理学会年会接收,在分论坛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Supply Chain中进行口头汇报(2018.08,美国芝加哥)。

3) 论文《Improving Relationship Performance on e-Platforms: Role of Technology Usage in Promoting Justice》被第25届国际欧洲运营管理年会接收,在分论坛Technology Innovation的第六场中进行汇报2018.06,匈牙利布达佩斯)

4) 参与举办第十四届运营与供应链管理国际会议(2020.07,线上)。

5) 参与举办第十三届运营与供应链管理国际会议(2019.07,中国深圳)。

6) 参与举办第十二届运营与供应链管理国际会议(2018.07,中国青岛)。

7) 参加第十一届运营与供应链管理国际会议,担任Young Scholar Forum分会场持人,并做报告:’Balance' in publishing papers2017.07,中国重庆)。

8) 参加第十届运营与供应链管理国际会议(2016.07,中国郑州)。

(2) 开展国内外学术合作

通过项目开展,主持人已与国内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分校);国外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英国卡迪夫大学、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的学者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交流关系,已联合开展研究和发表过学术成果,未来还将继续拓展研究内容,开展更广泛的学术合作。

(3) 国内外学术组织任职

通过项目开展,主持人在本领域建立了丰富的学术联系,现在国际供应链与运营管理学会学术分会担任秘书长职务任职证明见附件

国际供应链与运营管理学会(ASCOM)于2007年成立,学会由原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运营与供应链管理学京东教席教授赵先德、美国印第安纳大学Barbara Flynn教授、美国亚利桑拉州立大学Vicki Smith-Daniels教授等运营与供应链领域的知名学者发起,在国内外多个著名大学、研究机构及优秀企业的共同倡议下成立,学会聚焦于供应链及运营管理前沿理论与最佳实践研究,致力于利用各自的资源与优势,构建一个合作、分享、共赢的产学研大联盟平台,培育国际供应链领袖企业,引领并推进此领域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做国际供应链与运营管理的领航者。

 

5. 人才培养

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基于项目的研究内容共指导了两名硕士研究生、五名本科生的毕业论文,3名硕士研究生在读。题目分别为:

(1) 硕士研究生毕业设计

陈倩聆:基于智能语音助手地点情景的顾客参与分析(2017.03)。

刘岳:产品创新中模糊前端创意管理的实证研究(2016.06)。

(2) 本科生毕业设计

林雪霞:手机应用程序营销活动对用户扩散的影响作用——基于灵犀语音助手的研究(2016.06)。

邵贯赏:手机应用程式版本更新对用户扩散的影响作用——基于灵犀语音助手的研究(2016.06)。

侯博维:手机用户情感倾向的文本挖掘——基于A语言交互应用实证研究(2016.06)。

周丹:物流外包关系中专有资产投入对双方信息共享的影响研究(2018.07)。

耿若寒:平台交易中技术使用对组织经济绩效的影响(2018.07)。

(3) 硕士研究生在读

依托项目开展,目前还有4名硕士研究生在读,其中,国内学生2名,留学生2名。

 

二、存在的问题、建议及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1. 项目研究中的难点和经验

本项目是主持人主持的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通过在项目在研期和后评估期间的研究工作,有以下一些心得和体会:

(1) 对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计划进行充分的论证。自然科学基金是一项复杂和严谨的系统工程,其完成过程需要项目组严格遵守研究计划、准确开展研究内容,任何一个环节的滞后或偏离都会影响研究进度和研究目标的达成。在项目执行期内对研究内容进行调整的可操作性很低,在项目申请阶段对研究主题的价值、研究内容的可行性及研究计划的合理性进行充分的论证尤为重要。因此,在后续的基金申请中,在保证研究价值和前沿性的基础上,应选择有一定研究基础,已进行过初步的研究尝试,研究内容和研究计划得到同行认可,对研究过程中面临的困难有相对准确估计的题目和领域进行申报,以顺利执行项目,达成项目目标。

(2) 充分发挥项目团队的合作力量。首先,团队的构建要有一定的梯度和合理性,既有能够宏观把控研究框架、方法论和研究进度的成员,也有能够全程参与具体研究工作、整理研究结论、形成研究论文和研究报告的成员。其次,在项目实施中,根据不同成员的能力特点进行组合搭配,以组合或团队为单位开展研究工作,建立团队内部的讨论和点评制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研究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3) 广泛参与本领域的学术交流。学术成果的评价是一个同行评议和不断改进的过程。团队内部成员由于遵循相同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有时很难发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在项目取得一定研究结果,有研究论文或报告形成后,应广泛参与本领域高水平的学术会议、小范围的学术研讨等活动,展示和交流研究成果,听取同行的意见,收集团队内部没有发现的问题,对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进行优化和改进。

(4) 拓展学术资源,建立差异化、多元化的合作团队。在项目研究团队之外,通过学术交流的机会多认识不同小学科、不同方法论体系的同行,建立差异化、多元化的合作团队。这样,能够了解更多小学科的发展趋势、前沿方法,能够利用跨学科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对研究内容进行新的解读和分析,也能够提高研究成果的完成效率,这一点对青年研究人员更为重要。

(5) 实证研究应充分考虑数据的可获取性。用大样本数据对研究结论进行数据检验是实证研究的特色,也是实证研究的难点。如果无法获得相关数据,实证研究就会不完整,在目前管理现象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很多时候研究无法实现就因为无法获得有效和准备的数据。因此,对于实证研究项目,在计划和申报时要充分考虑需要的数据类型、数量、获取渠道和可获取性。

 

2. 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总体而言,本项目的实施达到了既定的研究目标,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探索和扩展了新兴电子平台模式下组织间关系控制机制的研究成果,从数据库和文献等方面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基础,也为平台企业实践提高了理论指导。未来可在以下方面继续深入和拓展:

(1) 目前的研究数据为问卷数据,由于平台运作有大量的二手运作数据,未来可以将一手问卷数据与二手数据结合起来验证研究结论。

(2) 由于研究成果形成的论文时间长,高级别期刊审稿周期较长,目前还有研究成果处于审稿阶段,后续将继续完成此部分研究成果的修改和发表。

(3) 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一些与项目相关的新问题,总结整理后将申请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持续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