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

阅读数: 114

成果名称: 基于稽留流产高危因素的病例库建设及临床基础研究

成果登记号: 9612024Y1324

第一完成单位: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

联 系 人: 井娟

成果类型: 应用技术

成果体现形式 : 其他应用技术

技术领域: 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

应用行业: 卫生和社会工作

学科分类: 产科学(320.3120)

应用状态: 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完成人: 李红梅,解雁飞,李艳,赵雪楠,石升元,李龙花,李丽,岳红云

成果简介:

稽留流产(missedabortion,MA)又称过期流产,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自然流产,是指宫内胚胎或胎儿已死亡滞留宫腔内未能及时自然排出者,可表现为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消失,有下腹疼痛和(或)阴道流血等先兆流产症状或者无任何症状,子宫不再增大反而缩小。胚胎死亡后残留在母体,会造成胎盘组织机化,且与子宫壁紧密粘连,进而造成刮宫困难。而且还有发生凝血功能障碍,导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可能,严重危害到患者的健康。在临床确认的妊娠中,自然流产率为10%-15%,在我国MA的发病率迅速上升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女性生殖健康问题不仅是患者的自身健康问题,更是事关人口结构优化的社会问题。因而,为了降低稽留流产病死率、保障孕妇生命安全、提高人口质量,明确稽留流产病因并加以预防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

稽留流产的发生通常与环境因素、内分泌异常、染色体异常、子宫结构异常(宫腔粘连、子宫畸形、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等)、免疫系统异常、精子发育异常等因素有关。胚胎着床是妊娠的关键环节,这一过程包括胚胎的早期发育,子宫内膜容受,胚胎与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之间的相互识别、定位、黏附,从而进一步穿透子宫内膜,最后植入子宫内膜基质中。母胎免疫耐受的形成依赖于母胎界面多种细胞间复杂的交互对话网络,包括胚胎来源的滋养细胞、母体来源的蜕膜基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以及蜕膜免疫细胞如自然杀伤细胞、T细胞、巨噬细胞、髓系来源抑制细胞等。这些细胞之间的正常交互对话将产生有利于胚胎种植和生长发育的免疫微环境,如产生抑制表型的NK细胞、表达Foxp3的调节性T细胞数量增加、MDSCs数量增加和抑制功能增强、产生Th2型免疫反应和滋养细胞适度浸润等,结果表现为妊娠免疫耐受;反之,上述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异常,如Treg/Th17细胞失衡、则可能导致母胎免疫耐受失衡,最终引发流产等不良妊娠结局。因此,我团队从不同层面研究了稽留流产患者中母胎界面的HIF-1α、VEGF、HGF、TGF-β1、IL-17、IL-35、Caspase-8、SAA等的表达及相关性的研究,旨在寻找与稽留流产有关联的因素,研究发现子宫内膜因素相关的植入由许多复杂的分子控制,这些分子形成网络,彼此的功能可能存在互补或相互调控。

同时,团队成员收集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就诊的1694例流产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归纳其临床特征,发现自然流产可发生于育龄期各个年龄段及各个孕周,其中30-34岁间流产人数最多;除去瘢痕子宫所占比例,早期流产患者中最常见因素为染色体异常,而晚期流产患者中最常见因素为感染因素。最后利用诊断试验与ROC分析模块将上述4个分别为年龄、BMI、孕次、人工流产次数的自变量作为模型预测变量,以是否发生复发性流产作为因变量构建了复发性流产预测模型,分类性能较高,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校准度,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可在人群中筛选具有复发性流产风险的高危个体,为预防复发性流产提供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