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

阅读数: 187

成果名称: 陕北绒山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超细绒型陕北白绒山羊瘤胃微生态及饲料调控技术研究

成果登记号: 9612024J0037

第一完成单位: 榆林学院

联 系 人: 常利娜

成果类型: 基础理论

成果体现形式 : 论文

应用行业: 农、林、牧、渔业

学科分类: 家畜饲养管理学(230.2030)

完成人: 李陇平,李托,朱海鲸,董书伟

成果简介:

       陕北白绒山羊已经是陕北地区畜牧业发展的重要产业,对于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些年,随着陕北白绒山羊在陕北地区以及周边地区养殖数量和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绒产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据研究报道成年母羊的产绒量从2001年的430.37±76.8g增加到了2007年的703.16±36.08g,产绒量增加了63.04%羊绒细度也从2001年的14.30±0.13μm增加到了2007年的15.27±1.18μm。细度是判断山羊绒纤维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是衡量山羊绒品质的最重要因素。关于细绒型和粗绒型陕北白绒山羊瘤胃微生物组成结构及差异的研究未见到相关报道,缺乏细绒型和粗绒型陕北白绒山羊对饲料营养物质吸收利用的深入机制研究。

   针对以上问题,本项目选择相同饲喂条件下6只细绒型和7只粗绒型陕北白绒山羊2岁母羊,采集瘤胃液并提取总DNA,经过PCR扩增后对16S rDNAV3~V4区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表明:1)各组间faith_pd指数、Chao1指数、shannon指数和observed_otus指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且细绒组于粗绒组趋势2)物种组成方面,门水平上组绒山羊瘤胃的优势菌群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次级优势菌门依次为TM7、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蓝藻细菌门(Cya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互氧菌门(Synergistetes)、螺旋体门(Spirochaetes)、软壁菌门(Tenericutes)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属水平上的优势属为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拟杆菌目未明确分类属(Unspecified_Bacteroidales)和疣微菌科未明确分类属(Unspecified_Ruminococcaceae)。3)物种差异性方面,门水平上相对丰度前10位且占总数99%以上的菌群中,除了细绒组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粗绒组P<0.05TM7显著高于粗绒组P<0.05)外,其余菌门两组之间比较均差异不显著(P>0.05);次级优势菌门中,细绒组迷踪菌门(Elusimicrobia)、黏胶球形菌门(Lentisphaerae)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的相对丰度均显著低于粗绒组(P<0.05),而细绒组WPS_2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粗绒组(P<0.05)。4)属水平相对丰度大于10%的优势菌属中除了细绒组Prevotella的相对丰度极显著高于粗绒组以外(P<0.01),其他优势菌属两组之间比较均差异不显著(P>0.05);相对丰度低于10%的次要优势菌属中,细绒组解琥珀酸菌属(Succiniclasticum颤螺旋菌属(OscillospiraDehalobacteriumBlautia、梭菌属(Clostridium欧文氏菌属(Erwinia)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粗绒组(P<0.05)。5)共性网络物种关联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绒山羊瘤胃菌群之间的相关性和紧密性呈现出强于绒组。综上所述,细绒型绒山羊瘤胃菌群数量和菌属相对丰度低于粗绒型绒山羊,且存在一些特征菌属,细绒型绒山羊菌群间互作和结构紧密性高于粗绒型绒山羊,暗示绒山羊瘤胃菌群互作和结构稳定性可能对产绒性能产生影响,为今后通过饲粮调控细绒型绒山羊瘤胃微生态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