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

阅读数: 1870

成果名称: 新诊断2型糖尿病人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相关因素研究

成果登记号: 9612014Y0686

第一完成单位: 陕西省汉中市中心医院

联 系 人: 刘红丽

成果类型: 应用技术

技术领域: 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

应用行业: 卫生和社会工作

成果简介:

   国内外众多研究表明部分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经短时间的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修复受损的β细胞,通过消除葡萄糖毒性作用,部分恢复糖刺激的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使患者回到2型糖尿病自然病程的早期阶段,即仅靠饮食、运动治疗的“无药缓解期”,也称为2型糖尿病的“蜜月期”,文献报道这个缓解期为3~59个月。但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并不是所有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都适合强化治疗,部分患者强化治疗效果并不佳,且强化治疗需住院、费用偏高。目前尚缺乏良好的临床指标,以筛选出适宜强化治疗的患者。本研究探讨了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中影响缓解率的因素及预测哪些患者可能获得临床长期缓解,从而指导我们更好地为病人选择治疗方案。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03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陕西省汉中市中心医院住院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入选405例患者,平均年龄45.11岁。住院后均给予15天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按强化治疗结束后是否需要降糖药控制血糖分为失败组(240例)和成功组(165例)。成功组165例患者经15天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血糖已达标,出院时继续饮食及运动治疗,未用降糖药物,出院时临床缓解率40.74%。成功组患者的FBG、2hPG、HbA1c、强化治疗期间胰岛素用量低于失败组患者,C2/C0明显高于失败组,两组间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在1年的随访中,成功组165例患者中有7例失访(4.24%),余158例病人中,仅靠饮食、运动血糖控制持续达标者149例,平均HbA1C为(6.0±0.67)%,1年无药缓解率36.79%。本研究的创新点:⑴目前,国内有关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文献很多,但主要探讨了强化   治疗对β细胞功能的恢复,以及强化治疗与其他治疗方法效果的比较。探讨强化治疗的预测因素的报道较少。本研究探讨了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中影响缓解率的因素及预测哪些患者可能获得临床长期缓解,从而指导我们更好地为病人选择治疗方案,更好地做到个体化的治疗。⑵本研究显示FBG、2hPG、HbA1c低、C2/C0比值高的患者,强化治疗后更易于诱导长期血糖良好控制。这在国内尚无报道。临床上,对符合这些指标的患者,我们推荐尽早起始CSII强化治疗,恢复β细胞功能,以诱导临床长期血糖的良好控制,且因“代谢的记忆效应”,这些患者将有更多的临床获益。⑶成功组强化治疗期间每日胰岛素用量较失败组小,用强化治疗期间胰岛素剂量,来预测强化治疗的效果,国内也无这方面的观察报道。   与当前其他研究2型糖尿病人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技术比较,本项研究有以下优点:⑴我国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专家共识推荐HbA1c>9%或FBG>11.1mmol/L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我们在临床上多遵循这一原则。但本研究显示FBG、2hPG、HbA1c低、C2/C0比值高的患者,强化治疗后更易于诱导长期血糖良好控制。这样将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指征放的更宽,主张更早期启动强化治疗、针对血糖偏低的患者,治疗更积极,这一点与传统观念不同。  ⑵既往有文献报道,餐后2hC肽增值与强化治疗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C2/C0可作为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筛选指标,C2/C0≥3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更易于诱导长期的无药缓解。本研究除了验证这一点外,同时还观察到FBG、2hPG、HbA1c、强化治疗期间胰岛素用量均与强化后效果有关,它们也可在临床筛选病例时作为指标综合考虑。尤其对一些基层医疗单位,不能测C肽时,可用FBG、2hPG、HbA1c来作筛选指标。   本研究的可推广应用性在于将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指征放的更宽,主张更早期启动强化治疗、针对血糖偏低的患者,治疗更积极。对于大量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指导我们在临床上筛选出合适的病人早期启动强化治疗。FBG、2hPG、HbA1c和C2/C0作为短期强化治疗的筛选指标,对附合这些指标的患者,我们推荐尽早启动强化治疗,恢复β细胞功能,以诱导临床长期血糖的良好控制。且因“代谢的记忆效应”,这些患者在心血管方面将长期受益。对些不符合强化治疗预测指标的患者可直接给予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启始治疗,节省费用,减轻病人经济负担,也是临床个体化治疗及糖尿病分层次管理的重要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