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

阅读数: 1835

成果名称: 几种遗传性皮肤病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成果登记号: 9612015J0023

第一完成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联 系 人: 高阳

成果类型: 基础理论

应用行业: 卫生和社会工作

成果简介:

   遗传性皮肤病有160余种,是人类遗传病中的一大类。近几年来,我们开展了几种遗传性皮肤病分子生物学研究,收集了来自陕西省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类脂蛋白沉积症、毛囊角化病、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等家系,研究取得了很好的结果,已发表论文20篇,其中11篇论文已被本专业国际重要期刊接收发表(SCI收录),有关资料被引用58次,其中SCI收录论文被引用38次,培养博士研究生4名,硕士研究生2名。   1.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Dyschromatosissymmetricahereditaria,DSH,OMIM127400)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2003年DSH致病基因确定为双链RNA特异性腺苷脱氨酶(DSRAD)基因。本研究收集了17个家系的患者和2例散发病例的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家系,通过PCR扩增和基因序列分析,对各家系DSRAD基因检测分析。研究结果首次发现了DSRAD基因的15个新的突变,包括7个错义突变(P965L,D1140G,R1042C,R1143K,K1186N,S866R, H958R),3个无义突变(Q340X,K358X,W768X),2个剪接突变(IVS12+5G>A,IVS6-3A>G)及1个移码突变(D458fs,V539fs,Q538fs)。这些突变使所合成的蛋白缺陷或缺陷mRNA被提前降解而失去正常功能;或使得DSRAD蛋白构象发生改变,而影响蛋白功能。   本研究进一步从分子遗传学水平初步验证DSH的致病机制为DSRAD基因单倍型不足,分析得出DSRAD基因单倍型不足是DSH表型一致的原因。同时我们应用RNA干扰技术靶向沉默DSRAD基因,研究结果显示DSRAD基因可能不能直接影响A375细胞中酪氨酸酶的表达、酪氨酸酶活性,也许还存在其他因素的作用。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的异常色素分布既可能与黑素合成有关,可能也与黑素在细胞内的转运及分布有关,DSRAD基因是否在后者中起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 类脂质蛋白沉积症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自1929年以来。全世界范围内共报道250多例。本研究通过DNA测序对一陕西LP家系的ECM1基因进行检测,探讨本家系基因突变的特点。对PCR产物测序后发现,该家系中的患者ECM1基因第6号外显子的658位核苷酸发生T-G纯合性突变,该突变导致第220位氨基酸由半胱氨酸(TGC)转变为甘氨酸(GGC),即p.C220G。其父母均为该突变的杂合性携带者。在中国,p.C220G突变也在三个无亲缘关系的LP家系中检测到,且此种突变未在其他国家发现。   3. 毛囊角化病又称Darier病(DD)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1999年,Sakuntabhai等最终将ATP2A2基因确定为毛囊角化病的致病基因。在本研究中,收集了2个DD家系和2个散发病例,应用PCR和直接测序的方法对ATP2A2基因进行突变检测。家系1患者的13号外显子中存在4个碱基的缺失突变,即在第1622位开始缺失AACA4个碱基(1622delAACA)。家系2患者的20号内含子处存在5个碱基的插入突变,即距外显子20下游180位碱基处插入CTTAA5个碱基(180insCTTAA)。散发病例1中发现第8外显子中一个错义突变(698G>T),散发病例2中未发现突变;本研究为毛囊角化病ATP2A2基因提供了新的突变类型,可能为本病的基因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4. 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multiplefamilialtrichoepithelioma,MFT,OMIM#601606)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2004年,我国学者张学军等人将MFT致病基因确定为CYLD基因(cylindromatosisgene)。本研究收集了一个中国MFT家系临床资料,对家系全部PCR产物测序后发现所有患者CYLD基因都存在杂合突变1178至1179位碱基CA缺失,而家系中的正常人及100例无关正常人均无此种改变。c.1178-1179delCA(p.T393fs)(NM_015247.2)突变导致外显子10出现移码突变,在395位提前出现终止密码,而此移码突变可能导致编码蛋白缩短,CYLD蛋白功能缺失。   为了进一步明确CYLD基因在皮肤附属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病理机制,我们选取TE(散发和多发)患者、毛母细胞瘤和汗管瘤患者皮损组织切片进行CYLD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与正常人皮肤比较。结果表明除具有遗传异质性的MFT的CYLD蛋白表达明显下调,目前被认为与遗传因素无关的散发型毛发上皮瘤的CYLD蛋白表达亦明显下调。但除了MFT,研究中的其他良性皮肤附属器肿瘤与CYLD基因的关系,尚需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