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

阅读数: 2885

成果名称: 陕北生态脆弱区社会-生态系统适应演化与生态修复机制

成果登记号: 9612015J0060

第一完成单位: 西北大学

联 系 人: 陈京京

成果类型: 基础理论

技术领域: 环境保护与资源综合利用

应用行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成果简介:

   1所属科学技术领域:本研究属生态学、环境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交叉领域,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等多个科技项目的资助。   2主要研究内容:本项目主要针对陕北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中面临的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互矛盾这一国际难题,提出了生态修复与居民生计改善双赢理论,为解决我国生态脆弱区贫困和环境恶化的恶性循环问题提供了成功经验,主要成果如下:   (1)通过监测分析陕北地区不同环境因素和生态修复措施对植被覆盖度变化的贡献,量化了脆弱生态系统植被修复的阈值,优化了生态修复措施配置模式,降低了生态修复工程成本,促进了生态脆弱区的生态修复理论研究。   (2)绘制了现阶段及历史时期生态脆弱区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耦合曲线,量化了我国环保投入与居民收入、以及人口增长与土地承载力之间的阈值关系。   (3)提出并实施了"近自然绿色生态走廊"景观保护技术模式,作为交通运输部的样板在全国公路环保领域推广应用,实现了生态修复、景观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共赢。   (4)揭示了生态脆弱区居民生计与自然环境变化间的耦合关系,提出了低成本绿色生态补偿措施,构建了生态修复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双赢模式并试点推广,成功地解决了生态脆弱区的"生态贫困"问题。    3科学价值:随着人口增长与气候变化,我国生态脆弱区贫困化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探索生态脆弱区如何摆脱"贫困陷阱"、实现生态修复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地表层-人类活动-环境系统脆弱性和恢复力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为了有效解决环境退化与居民生计贫困化恶性循环这一国际难题,该项目通过对陕北重大生态修复工程的调查与监测,开展了"不同环境因素和生态修复措施对植被覆盖度变化的贡献、绿色生态补偿、居民收入与环保投入的阈值关系、以及近自然绿色生态走廊环保模式"等研究,为我国生态脆弱区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提供了决策支持。以上研究成果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环境政策调整、以及该领域的国内外学术研究均有重要参考价值,相关研究受到国际学术界一致认可,并因此获得了"ScienceandPracticeofEcology&SocietyAwardin2014"(2014年度国际生态与社会科学实践奖,项目申请人是该年度全球唯一获奖者)   4同行引用评价:本项目在"PNAS、Earth-ScienceReviews、EnvironmentalScienceandTechnology、JournalofAppliedEcology、应用生态学报"等环境学、生态学国内外主流刊物上共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53篇、SSCI收录21篇,EI收录34篇,CSTPCD收录63篇。SCI/SSCI论文累加影响因子309.465,其中表现不俗论文41篇(被引用次数高于学科均线)、ESI高被引(全球前1%)论文4篇。以上论文被SCI/SSCI他引796次、CSTPCD他引596次。论文被Science引用2次、IF>5.0刊物引用47次,其中发表在JournalofEnvironmentalSciences上的论文获得ElsevierTop25Hottest评价(最热门文章);发表在PNAS上的论文入选"Facultyof1000Biology",美国科学院GaryLuck院士评价该研究为全球罕见的成功范例,获得国际同行的一致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