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

阅读数: 2537

成果名称: 陕西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报告

成果登记号: 9612016J0030

第一完成单位: 陕西省地质调查院

联 系 人: 陈继川

成果类型: 基础理论

技术领域: 新能源与高效节能

应用行业: 采矿业

成果简介:

   1、全面系统地开展了区域成矿地质条件研究。研编了全省1:25万实际材料图9幅、建造构造图16幅、预测工作区地质构造专题底图102幅、全省1:50万大地构造图1幅等基础图件,建立了相关数据库。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区域地层、构造、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及其与成矿关系,重点分析探讨了大地构造环境(相)对成矿的控制作用。认为:不同级别的大地构造相单元控制不同级次的成矿单元,不同类型的大地构造环境(相)控制不同性质和类型的成矿作用,大地构造相单元的边界带、转变带和叠加带是有利的成矿部位。其研究成果和认识,对开展成矿作用研究和成矿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依据。   2、开展了全省重要矿种成矿特征及成矿规律研究。对21个矿种,选择了63个典型矿床,开展了成矿特征及其成矿规律研究,建立了典型矿床成矿模式和找矿模型;开展了全省84个预测工作区的区域成矿规律研究和相应图件编制、数据库建设,建立了区域成矿地质要素和区域成矿模式,为矿产资源潜力预测评价提供了依据;开展了区域成矿规律总结研究,划分和圈定了全省5级成矿区(带),建立了全省矿床成矿系列及区域成矿谱系,系统地总结了全省成矿作用及矿产资源的时空分布及其演化特点;探讨了构造体制转换与成矿作用的关系等重要矿产地质问题。认为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换为燕山期省内大规模钼、金成矿作用的发生提供了深部动力学条件,构造体制的叠加、改造为矿化富集提供了矿源和有利成矿空间。    3、开展了全省区域重力、磁测、化探、遥感、自然重砂资料应用研究。完成了全省1:20万重力5幅、磁测6幅、化探112幅、遥感69幅、自然重砂172幅图件编制和数据库建设,掌握了全省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自然重砂异常等基本特征,为成矿地质背景研究提供了综合信息;开展了典型矿床预测标志研究,研编了重力662幅、磁测756幅、化探90幅、遥感30幅等典型矿床预测要素图件和数据库,为建立典型矿床找矿预测模型提供了物、化、遥、重砂等综合信息;研编了预测工作区的重力248幅、磁测356幅、化探1012幅、遥感313幅、自然重砂699幅等图件,为矿产预测提供了物、化、遥、重砂等的综合信息。    4、对全省煤、铁、铝土矿、铜、铅、锌、金、银等20个重要矿种的资源潜力进行了预测区圈定和资源量预测,基本摸清了重要矿产的资源"家底"。非煤矿种共圈定最小预测区808处,对各矿种按埋深、可利用程度、可靠程度等开展了资源量定量评估;煤炭圈定预测区42处,定量评价了全省煤炭资源潜力。全省共圈定综合预测区75个,其中,A类18个、B类21个、C类36个。预测了20个矿种2000米以浅的资源量。其中,煤2261亿吨、铁26.6亿吨、铜190万吨、铅780万吨、锌5144万吨、岩金2783吨、银3142吨、钼180万吨、锑35万吨、重晶石6915万吨。以上述预测成果为依据,提出了全省矿产资源勘查部署建议方案。   5、建立了陕西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库。对以往基础地质数据库维护基础上,新增全省地质工作程度数据997份、矿产地数据263个,新建立了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相关数据,为后续全省矿产资源评价及矿产勘查部署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