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

阅读数: 2870

成果名称: 马铃薯高产创建技术集成研究与推广项目

成果登记号: 9612016Y0190

第一完成单位: 陕西省商洛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联 系 人: 瞿晓苍

成果类型: 应用技术

技术领域: 现代交通

应用行业: 农、林、牧、渔业

成果简介:

   1、课题来源与背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推广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以来,因其增温保墒作用明显,产量高、上市早、经济效益好等显著优点,该技术在我商洛市迅速大面积推广,常年种植面积保持在30万亩左右,并逐步在全市形成了以洛南保安、洛源、石门,商州黑龙口、牧护关,山阳十里、户垣,柞水红岩寺、凤镇,商南富水、十里坪等一批地膜马铃薯集中种植区,地膜马铃薯成为我市近年来在种植业方面推广的一项最为成功,农民最乐于接受的增产增效种植技术,为全市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近二十多年来,由于受种种因素制约,地膜马铃薯在一些关键技术集成研究、规范化种植以及推广方式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从2009年开始,商洛市农技站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自选课题,在反复试验示范的基础上,组装集成了"商洛马铃薯高产创建集成技术",即将脱毒种薯、起垄覆膜、规范间套、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关键核心技术进行优化组合,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经省农业厅组织专家连年进行测产验收,商洛马铃薯高产创建百亩核心攻关田和万亩示范片产量分别连续五年、四年居陕南三市之首,受到了项目区农民和各级领导的普遍好评。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该项目以技术集成应用为主线,以主攻单产、提升总产、增加效益为目标,通过试验示范研究,组装集成了以"脱毒种薯、起垄覆膜、规范间套、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为主要内容的"马铃薯高产创建集成技术",充分发挥了各单一技术的综合增产效应,并采取有效推广手段在全市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该集成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项目实施6年来累计推广144.70万亩,有效推广面积130.23万亩,推广度达79.42%,据各县区多点实际调查并按其推广面积比例加权平均统计,该集成技术模式全年平均亩产鲜薯2076.58公斤,比该技术推广前三年(2006-2008年)平均亩产1606.60公斤亩增鲜薯469.98公斤,增幅29.25%,累计增产鲜薯42844.37万公斤,总增产值63702.00万元,新增纯收益46394.43万元。   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该集成技术通过合理搭配优良品种,发挥了早、中熟品种的增产和增收优势。针对我市一些低肥力田块,与陕西金谷配方肥科技推广有限公司合作,研制并推广了N、P2O5、K2O配比为14-6-15的马铃薯专用肥,大幅度提高了这些田块的马铃薯产量。创新出的先覆膜后播种技术既减少种植人工成本,又确保马铃薯一次全苗,同时减少因放苗造成对套种行玉米的践踏危害,该技术被省农技总站推广到陕南马铃薯种植地区,洛南县成功研制了配套该技术的马铃薯播种器,提高了播种质量和劳动效率,商州区农技中心又对该播种器进行了改进,进一步提高了其实用性。探索总结出的马铃薯种薯繁育的"商南模式"已初步解决了商洛马铃薯种薯长期依靠外调成本高、质量无法保证、出苗不齐等问题,降低了马铃薯种植成本,提高了种植效益,该繁育模式被省农技总站肯定并在陕南进行大力推广。在推广方法上实行马铃薯高产创建整市推进,加快技术推广速度和应用面积。经陕西省科技信息查询中心查询,研制出的N、P2O5、K2O配比为14-6-15的马铃薯专用肥、先覆膜后播种技术、马铃薯膜上打孔器、种薯繁育模式、整市推进的推广方法等五项创新技术在国内相关文献中都没有报道过。   4、技术的成熟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经过多年的研究并通过生产实践的检验证明,该集成技术非常成熟,并适合在商洛地区乃至整个陕南及秦巴山区马铃薯种植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6年累计推广该集成技术144.70万亩,有效推广面积130.23万亩,推广度达79.42%,该集成技术模式全年平均亩产鲜薯2076.58公斤,比该技术推广前三年(2006-2008年)平均亩产1606.60公斤亩增鲜薯469.98公斤,增幅29.25%,累计增产鲜薯42844.37万公斤,总增产值63702.00万元,新增纯收益46394.43万元。同时,先覆膜后播种技术、马铃薯膜上打孔器、种薯繁育模式等被省农技总站肯定并要求在陕南地区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在该项目带动下,商洛马铃薯面积迅速扩大,2014年马铃薯种植面积达81.6万亩,鲜薯总产98万吨,产值14亿元,初步在全省形成了"北有榆林、南有商洛"的马铃薯产业格局。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在一些地区农民接受能力有限,因而对该技术的操作还不十分规范;二是研究出的创新技术还需要进一步扩大应用面积;三是部分马铃薯专业合作社运作还不十分规范,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6、历年获奖情况:该技术成果获2015年度商洛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位居第三位,农业类第一位。   7、成果公开情况:该技术成果面向社会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