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

阅读数: 2256

成果名称: 泰国L31/50区块碳酸盐岩勘探关键技术及发现

成果登记号: 9612017Y0537

第一完成单位: 陕西延长石油国际勘探开发工程有限公司

联 系 人: 李建明

成果类型: 应用技术

成果体现形式 : 新技术

技术领域: 新能源与高效节能

应用行业: 采矿业

成果简介: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

    课题来源于陕西延长石油国际勘探开发工程有限公司科技计划“泰国L31/50区块碳酸盐岩勘探关键技术及发现”。

    为贯彻落实“走出去,引进来”战略,近年来延长石油集团本着降低融资成本和投资风险的原则,通过跨国并购、进出口贸易、工程承揽、技术服务等多种方式,积极参与国际竞争。2010年2月,延长石油集团与泰国政府签订协议正式介入L31/50区块。

    L31/50区块位于呵叻盆地腹部,受区块勘探程度低、周边资料较少、钻井取心资料少及分析化验资料缺乏等条件限制,区块整体研究程度较低。为更好地识别、落实及评价新钻探目标,亟待深化L31/50区块的地质认识,形成适合于该区地质特征的碳酸盐岩勘探关键技术,以评价其勘探潜力。

    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该课题以泰王国呵叻盆地L31/50区块二叠系碳酸盐岩为重点研究对象,从勘探目的层沉积环境及沉积相研究入手,剖析L31/50区块沉积相类型及演化特征,描述储层类型及其发育特征,评价生-储-盖发育及组合特征,分析目的层段成藏条件,同时结合钻井、测井及地震资料研究,开展勘探潜力分析并总结油气成藏规律,预测有利储集区带,为呵叻盆地L31/50区块油气勘探潜力评价及井位部署提供依据。最终提交有利区带3个,实施完钻探井5口。

    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碳酸盐岩沉积相综合分析技术:首次综合岩心相、测井相、地震相三方面特征,明确L31/50区块二叠系碳酸盐岩沉积相类型及展布特征。

    碳酸盐岩烃源岩评价技术:首次综合应用地球化学资料与叠前地震资料,对L31/50区块烃源岩进行评价及预测。

    碳酸盐岩裂缝型储层评价技术:首次对碳酸盐岩微观储层特征、宏观构造演化特征及地震属性分析进行综合研究,对L31/50区块碳酸盐岩裂缝型储层进行评价及预测。

    碳酸盐岩天然气成藏条件研究及井位优选技术:首次将地质认识与叠后地震属性、叠前地震AVO、特殊地质异常体识别与三维可视化雕刻等多种技术相结合,对L31/50区块成藏条件进行综合研究并对井位进行优选。

    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围绕泰王国呵叻盆地L31/50区块二叠系碳酸盐岩勘探所形成的一系列技术较为成熟,适用于国内外同类碳酸盐岩油气藏的勘探开发、研究和对比工作,技术安全性高。

    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通过《泰国L31/50区块碳酸盐岩勘探关键技术及发现》项目研究,对呵叻盆地L31/50区块二叠系碳酸盐岩地质特征、成藏规律及勘探潜力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研究成果及形成的创新性关键技术经过2013年~2016年四年的应用,获得较好的成效,具体应用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Ⅰ.依据课题研究成果及取得的认识,实施完钻探井五口,并完成相应的钻井地质设计、试气地质设计、试采地质设计、试采地质设计及地震部署方案等,方案符合率高;

    Ⅱ.依据研究成果部署A井获得油气显示,打破了泰国呵叻盆地腹部近30年的勘探停滞,在A井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研究部署了B井,该井试气获得工业气流,是延长石油海外区块天然气勘探的重大突破。

    Ⅲ.随着B井试采的实施,区块有望建立一定规模产能,具有潜在或间接经济效益。

    Ⅳ.课题研究所形成的碳酸盐岩成藏条件研究技术及井位优选技术,对泰国区块下步勘探开发实践及国内外同类碳酸盐岩盆地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由于研究区勘探程度较低,目前只能依靠有限的钻井取心资料、分析化验资料,结合地震相关技术手段进行研究及预测。截至目前,成果应用效果较为理想,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地震资料往往存在多解性,因此在对研究成果及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风险。随着钻井资料的不断补充,后续研究会继续进一步加深对该区的石油地质认识,以期在钻井资料的控制下尽可能准确地对烃源岩、储层及有利钻探目标进行评价及优选。

    ⑥历年获奖情况

    曾获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2016年度科技成果奖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