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

阅读数: 2696

成果名称: miR-29a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和临床意义

成果登记号: 9612017Y0898

第一完成单位: 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联 系 人: 陈晨

成果类型: 应用技术

成果体现形式 : 新技术

技术领域: 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

应用行业: 卫生和社会服务业

成果简介:

    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可以导致患者病死率的显著上升,特别是在具有心血管高危因素的人群中,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更高。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可达233-555/10万人以上。

    在探讨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的过程中可以发现,生物学相关因子的改变可以通过影响到心肌细胞的损伤、促进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紊乱,增加心脏收缩的前后负荷,进而加剧心肌细胞的收缩功能障碍。miR-29a的高表达,能够在影响到醛固酮受体、肾上腺素受体等的激活方面发挥作用,促进心脏的重塑性改变,导致心肌细胞肥厚、心肌细胞代偿功能的恶化。虽然已有的研究探讨了血中 miR-29a等与心力衰竭的关系,但相关研究的样本量较小、临床资料的收集偏移较为严重,可靠性不高,特别是缺乏了对于 miR-29a的表达与不同病情心力衰竭的关系研究。为了进一步揭示miR-29a在促进不同病情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本次研究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确诊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心衰组),探讨了miR-29a的异常表达及其与患者病情的关系,报道如下。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确诊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心衰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对象60例作为对照组。

    心衰组120例,男62例、女58例,年龄44~79岁,平均63.4±13.2岁,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Ⅱ级46例、Ⅲ级43例、Ⅳ级31例,合并疾病:高血压62例、冠心病37例、高血脂22例,吸烟29例。对照组60例,男31例、女29例,年龄47~76岁,平均61.2±14.0岁。两组研究对象年龄、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知情同意。

    观察指标及评判标准: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外周血中miR-29a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心衰患者外周血中miR-29a水平比较;心衰患者超声心动图指标、血浆NT-proBNP水平与外周血中miR-29a水平的关系。

    结果:1、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中miR-29a水平比较:心衰组患者的外周血中miR-29a水平(4.496±0.381)显著的高于对照组(0.512±0.116)(P<0.05);2、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心衰患者外周血中miR-29a水平比较:NYHA分级为Ⅱ级、Ⅲ级、Ⅳ级心衰组患者的外周血中miR-29a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心功能分级增加而逐渐增加;3、两组研究对象的超声心动图指标、血浆NT-proBNP水平比较:心衰组患者的LVEF%值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5),心衰组患者的LAD、LVEDD、LVPWT、NT-proBNP水平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4、心衰患者超声心动图指标、血浆NT-proBNP水平与外周血中miR-29a水平的关系:心衰组患者的LVEF%值与外周血中miR-29a水平呈显著的负相关性(P<0.05),心衰组患者的LAD、LVEDD、LVPWT、NT-proBNP水平与外周血中miR-29a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

    本次研究发现,在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存在明显的miR-29a的高表达,其血清学浓度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miR-29a参与到了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在不同的心力衰竭患者病情中,可以发现的是随着患者心功能的恶化,miR-29a的表达浓度逐渐上升,差异性趋势较为明显,心功能分级越差,miR-29a的指标上升越为明显,提示了miR-29a可以作为临床上评估患者心脏代偿功能的重要指标;心衰组患者的LAD、LVEDD、LVPWT、NT-proBNP水平显著的高于对照组,同时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射血分数同样明显低于对照组,这主要考虑与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结构或者器质性病变有关。而最后,本次研究通过相关关系分析可见,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miR-29a水平与患者的心功能或者心脏结构性指标具有密切的关系,这些均提示了miR-29a水平与患者病情的关系。

    本研究证明,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miR-29a水平与患者的心功能或者心脏结构性指标具有密切的关系,这些提示了miR-29a水平与患者病情的关系,这有利于为临床上评估患者的心功能提供潜在的参考指标。

    通过上述工作的开展,不断总结临床实践经验,撰写论文《miR-29a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和临床意义》发表于双核心期刊的《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杂志。

    本课题申请"2017年咸阳市科技计划项目基金"。

    经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Z08)查新结果:本课题研究创新在于:研究了miR-29a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和临床意义,发现miR-29a水平与患者的心功能或者心脏结构性指标具有密切的关系。查新最终结论:国内可见与本研究相似及相关的文献报道,陕西省内未见相同文献报道。

    经济效益:每例约5500元X 180例= 990000元。

    同时该项工作的开展也取得了较大的社会效益。现阶段临床上慢性心力衰竭的总体治疗有效率较低,而通过对于发病过程中miR-29a相关机制的研究,可以为临床上慢性心力衰竭的综合性生物治疗提供理论基础。该项目值得在临床诊疗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