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

阅读数: 3269

成果名称: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程

成果登记号: 9612018R0013

第一完成单位: 陕西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联 系 人: 王芸爽

成果类型: 软科学

成果体现形式 : 著作

技术领域: 城市建设与社会发展

应用行业: 建筑业

成果简介:

(1)课题来源与背景

我国建筑业一直是劳动密集型行业,进入“十三五”以后,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建筑业“用工荒”问题日益严峻,加之“四节一环保”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也向建筑业施以重压,这些变化都在倒逼国内传统建筑业寻求转型发展之路。

发展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产业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立足我省建筑产业基础和发展条件,加快推进《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工作的指导意见》、《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坚持传统建材建筑产业改造提升与新型建材及制品产业培育壮大相结合,秉承全产业链的系统思维,逐渐形成设计标准化、构件工厂化、施工装配化、装修一体化和管理信息化的建筑工业化体系,促进建筑业可持续发展。

(2)研究目的与意义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程》是建筑工业化的需要,是提高建筑质量和性能的必然要求。通过项目的研究使工厂化预制生产的构配件设备精良、工艺完善、技术工人操作熟练,质量容易控制,构配件生产有质量保障。与传统的现场混凝土浇筑、缺乏培训的低素质劳务工人手工作业对比,建筑工业化将极大提升工程的建设效率。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应用同时也是缓解劳务紧缺和促进资源节约的需求。构配件生产的工厂化操作主要采取机械化操作,将很大程度上缓解劳务的紧缺。达到节水、节材、节能、节地的目的,关键技术的研究减少了现浇部分的量,减少了现场作业的人员。更为重要的是,它符合建筑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实现绿色建筑、绿色施工的重要途径。

(3)主要论点与论据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程》自 2017年 2 月 1 日起实施,从装配式结构加工制作、运输,构件进场检验,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方法、质量验收标准、现场组织管理,构件连接性能等方面均做出了明确规定。

本规程为装配式施工与质量验收,由陕西建工集团总公司、陕西建筑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牵头,与陕西建工新型建材有限公司、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西部建筑抗震勘察设计研究院、陕西建工第二、三、五、八、十一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进行合作,进一步拓展对预制装配式结构施工的研究,分析预制装配式结构的施工全过程。具体从装配式结构的加工制作、运输、构件的进场检验、施工机具的配置、选型、构件吊装工艺、构件连接工艺、施工质量控制方法、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施工现场组织管理、构件连接性能等方面进行试验研究,总结一套完整的施工与质量验收标准,为预制装配式结构的施工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推动装配式结构施工在陕西的发展,促进陕西建筑产业化的发展。

(4)创见与创新

在已有的预制构件的施工基础上,总结一套完整的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主要技术难点是装配式安装及构件间的连接等问题,如何解决好各构件之间的连接,作好施工防水工程,对材料进行保护,制定施工程序,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

结合现有的最先进全自动化流水线工艺,以及建筑信息化(BIM)、相关工程(给排水、电机工程、保温、防水)等,融入此项标准内,也是此项标准的独特之处。

(5)社会经济效益

2016年11月1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主持,对标准进行审查,审查组一致认定本规程完善了我省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标准体系,规程到达了国内领先水平,对推进我省建筑业产业化标准体系建设,保证和提高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将发挥积极作用。

《规程》的研发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即保证了构件的品质、提高了施工质量,又可降低约20%的施工能耗,减少约60%的用水量、混凝土损耗和钢材损耗以及约80%的木材损耗。

《规程》的研究成果可广泛应用于各类民用建筑,技术的研发是产业化发展的基础。现已应用第8.6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TFT一LCD)工程预制女儿墙项目、建筑产业现代化基地宿舍楼(剪力墙结构体系)、建筑产业现代化基地办公楼(框架结构体系)、交大创新港15号楼项目、铜川建筑产业基地宿舍楼、办公楼、秦兴佳苑等多个装配式项目,并得到了社会各界广大的关注度和认可度。

《规程》的研发有利于区域的经济发展,可提升建筑产品、服务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同时,符合国家建筑节能减排政策、符合建筑工业化要求,符合优化产业结构及加强技术进步和创新的要求。因此项目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6)历年获奖情况

1.陕西省土木建筑科学技术奖

2.陕西建工集团优秀科技成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