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

阅读数: 3389

成果名称: 西安地铁导向标识系统的地域性设计应用研究

成果登记号: 9612018R0037

第一完成单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联 系 人: 汤雅莉

成果类型: 软科学

成果体现形式 : 论文

技术领域: 城市建设与社会发展

应用行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成果简介:

    地铁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改善了城市环境,为城市空间整体性发展带来了多种挑战和新的契机。中国城市地铁建设近十年来迎来了爆发式的发展。然而,随着我国地铁产业的高速集中发展,出现了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新建地铁城市缺乏经验,往往吸收和借鉴已有城市的建设经验和模式,出现城市之间“泛化式”工程应用现象,总体上还处于实用化、标准化的“功能主义”阶段,如何在地铁站名标识设计中体现城市地域色彩;如何在使乘客在地铁中感受到人文关怀;如何减轻地铁封闭空间给乘客带来的心理压力;如何将地上与地下空间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如何简化地铁“寻路难”等问题。

    基于上述问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与西安美术学院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合作,依托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西安城市视觉识别形象工程的可持续性开发应用研究”的立项课题,同时结合西安市地下铁道有限公司的社会横向科研“西安地铁二号线车站导向标识系统设计方案研究”的课题,历经长达4年的研究时间,最终找到了一种适合西安城市特质和自我发展的地铁创新模式,该系统设计的应用代表了西安城市人文在城市公共环境设计领域中的一个新的科研成果,形成了我市地铁人文建设的发展方向,并为后续开通的1、3、4号线地铁导向标识系统奠定了良好的应用基础。该项目研究突破了多项关键性的难题,扼要概括如下:

    1)一站一标志LOGO的地域文化研究。西安地铁导向标识系统的地域性设计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与国内其他城市地铁相比较有着浓厚的西安地域色彩,车站的站名标识设计就是最为集中的体现。为了增强各站站域识别性,其每一座车站均设计有独立的并与其街道、场所相呼应的站名标识,“一站一标志,一站一形象”的设计探索让西安地铁标识设计走在了国内前列。该系统设计的应用代表了西安城市人文,在城市公共环境设计领域中的一个新的科研成果,也奠定了我市地铁人文建设的发展方向和模式。

    2)导向标识牌体工艺技术研究。牌体制作技术采用烤漆和丝网印刷工艺完成,以铝型材作为主要造型结构,结合阻燃ABS塑件、镀锌板和PVC灯箱片的形式,将设计主旨和视觉艺术完美融合,解决了牌体设计的造型的工艺技术和视觉统一的标准化、批量化、工业化设计问题,保证了牌体设计的整体性和施工质量。该工艺技术研究对后续开通的3号线和4号线导向标识制作工艺,均起到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3)导向标识站名图标制作工艺技术研究。站名图标设计工艺,主要采用丝网印刷的技术完成,以金属不锈钢和铝型材作为造型的主要制作材料,通过丝网印刷呈现在站内屏蔽门和站外大型立柱上。丝网印刷的站名图形设计,使得站名文字和站名图标清晰明了的呈现给乘客,保证了乘客的方位识别性,强化了导向标识系统的整体性、艺术性和地域文化性,解决了大批量生产的标准化施工质量的问题。该工艺技术研究对后续开通的3号线和4号线导向标识制作工艺,均起到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4)导向标识点位设置技术研究。注重“人随线走”和无障碍设计关怀是西安地铁导向标识点位设置研究的重要点。在研究过程中,始终以乘客出行的“节点——标识牌——空间”为设计原则,遵循密度、尺度、视觉认知度和空间整体关系的行为心理学研究,将地下行为需求和地上环境特征紧密结合,形成了功能、技术、科学与艺术相互统一的地铁空间环境。“人随线走”的点位设置技术研究对后续开通的3号线和4号线导向标识布点设计,均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该项目通过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交叉并行的研究方法,系统性的解决了我市地铁导向标识系统设计的“功能性、艺术性、地域性、社会性及人性化”的整体融合性问题,以此体现西安城市的整体人文特征及导向标识系统与社会人文环境的协调性,展现了城市文化特征,符合当地的民众心理需求同时也扩大了国际使用者的范围,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能够解决功能和精神完美融合的系统化方案。

    本项目研究成果共包括学术论文11篇。2008年,陕西省教育厅对本研究给予立项支持。结题时受到专家及群众的高度评价。该项目实践成果的应用、传播以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对该领域“地域性”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详实的数据资料,推动了该领域的学术研究深度和广度,并对其他城市地铁导向标识系统设计起到了示范作用,引发行业及学术界对城市地铁导向标识系统中“地域性”设计与“标准化”规范设计的重新思考。该研究成果对打造西安“世界历史名城、中国中心城市、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战略,均有着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对城市建设的可持发展有着直接的和潜在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