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

阅读数: 2977

成果名称: 终末期肾病患者肠道菌群变化在微炎症状态中的地位

成果登记号: 9612018J0030

第一完成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联 系 人: 董康宁

成果类型: 应用技术

成果体现形式 : 论文

技术领域: 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

应用行业: 卫生和社会服务业

成果简介:

一、课题来源

项目类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名称:终末期肾病患者肠道菌群变化在微炎症状态中的地位;项目编号:NO. 30872457;起止时间: 2009.01 至 2011.12;项目金额:32万

二、研究背景

    各种慢性肾脏病最终会进展为终末期肾脏疾病( ESRD)。研究表明ESRD患者普遍存在的微炎症状态(占ESRD患者35% - 65%),与营养不良、动脉粥样硬化、贫血及高死亡率存在密切的关系。微炎症状态指以细胞因子驱动为特征的全身性慢性炎症状态。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不断改善,透析患者所用的透析耗材生物相容性极好、尿毒症毒素清除率提高,常规意义下的微炎症状态主要因素都被去除,为什么患者的生存率无明显提高?研究发现ESRD患者微炎症状态呈进行性加重态势,使我们有理由推测还有尚待阐明的机制参与并放大了微炎症状态。ESRD患者存在肠道粘膜屏障损害、肠道运动功能障碍,这种病变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肠道菌群失调,是否因为肠道屏障功能损害,使得肠内细菌及内毒素不断进入血液和淋巴液,致使多种炎症介质释放,产生并持续加重微炎症状态尚不清楚。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旨在证明ESRD肠道菌群移位及对微炎症状态的作用及机制。本研究采用16SrDNA技术,对5/6肾切除大鼠和终末期肾病(ESRD)病人肠道、血液和组织标本进行细菌检测,分析血中细菌是否来源于肠道,肠道菌群是否有改变,肠道细菌移位是否促进了ESRD时微炎症状态的发生,益生菌治疗是否可以改善微炎症状态。结果将揭示ESRD状态下,肠道菌群紊乱、肠道通透性改变致细菌移位发生,和ESRD机体微炎症状态密切相关,丰富了ESRD微炎症状态的机制;ESRD肠道菌群变化和机体微炎症状关系的研究,为微炎症状态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也为临床改善患者的微炎症状态提供了新方法、新思路,为临床更好的改善微炎症状态,提高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提供理论指导。

四、结果和结论:

    动物实验部分,以肾5/6切除法建立尿毒症模型,测定两组大鼠肠道通透性、血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16SrDNA技术检测肠系膜淋巴结、肝、脾、血及粪便中的细菌。99mTc-DTPA灌胃测定肠道通透性。结果发现:尿毒症大鼠肠道菌群普改变;血中及组织中均可检测到细菌,并与血炎症因子hs-CRP、IL-6水平正相关性。

    临床研究部分:16SrDNA技术分析透析前、维持性血液透析、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肠道菌群谱的变化,同时检测终末期肾病患者体内微炎症状态的相关指标及血浆D-乳酸含量。结果发现20%的ESRD患者血中检测到细菌DNA。病例组血hs-CRP、IL-6值、内毒素、血D-乳酸含量均高于对照组,组内血细菌DNA阳性亚组和细菌DNA阴性亚组有统计学差异。病例组血细菌DNA阳性患者的血细菌基因组DNA浓度和炎症因子CRP、IL-6变化均呈正相关。

    结论:尿毒症大鼠及ESRD患者有肠道通透性增高、肠道菌群的紊乱和肠道菌群移位,尿毒症大鼠肠道细菌通过淋巴循环和血循环途径转移到外周组织和血中,促发了其系统性炎症状态的发生;提示通过改善ESRD时的肠道菌群或抑制肠道菌群移位,可减轻微炎症状态。

五、创建与创新

1、发现ESRD状态存在菌群紊乱现象,表现在益生菌减少、致病菌增多。

2、ESRD状态下,致病菌及其产生的内毒素可移位入血,并且是患者微炎症状态加重的重要因素。

3、益生菌治疗可以改善微炎症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率。

六、社会效益

    该成果已向10余家医院推广,将益生菌治疗微炎症状态应用于近2000例患者,发现患者微炎症状态减轻;营养状态及贫血明显改善;生活质量、社会回归率及生存率提高。

七、研究成果

    本项目发表本国家自然基金标注的SCI论文4篇,核心期刊两篇;毕业博士两名,硕士5名;参加国际交流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