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

阅读数: 971

成果名称: 陕北地区羊肚菌生物学特性及人工栽培技术研发与应用

成果登记号: 9612018Y0131

第一完成单位: 延安大学

联 系 人: 王海洋

成果类型: 应用技术

成果体现形式 : 新技术

技术领域: 农业

应用行业: 农、林、牧、渔业

成果简介:

1.任务来源:该项目研究属于陕西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延安野生羊肚菌仿野生人工栽培(15JK1815)和自选项目。

2.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

该项目属于微生物学食用真菌领域。羊肚菌(Morchella Dill. ex Pers.),俗称羊肚蘑,羊肚菜,羊肚子等。隶属于子囊菌亚门,盘菌目,羊肚菌科,羊肚菌属,具有极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而引起国内外大多数国家的高度重视。

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陕北地区的野生羊肚菌资源进行了调查,摸清产区与非产区的环境条件、土壤其他生长因素的关系,利用现代生物学手段获得羊肚菌纯种3株,并对其菌丝体固体和液体培养、碳源、氮源、碳氮比、菌丝体产量、菌丝体的营养成分、胞外酶活性、同工酶、分子机理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同时开展了液体菌种制备、颗粒菌种制备、仿野生人工栽培研究以及栽培技术的研究,摸清其发育生长的规律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等因素,对项目完成过程中形成的专利进行了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填补了陕北羊肚菌研究的空白。并在延安陕北进行推广,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性能指标:

3.1率先对陕北地区野生羊肚菌的种类、分布、发生季节、采摘、生长环境等展开实地抽样调查,并且对采集的野生羊肚菌进行母种分离,纯化、复壮试验,获得3株性状优良的纯种,撰写了研究论文;

3.2系统研究了陕北野生羊肚菌生长所需碳、氮源、pH,针对羊肚菌子实体难以形成的问题,研究了适于羊肚菌菌丝体深层发酵的培养基;对陕北野生羊肚菌不同生长期酯酶同工酶进行了分析,对液体培养过程中胞外酶活性变化进行了研究;同时开展了羊肚菌颗粒菌种的制备工艺以及液体菌种制备工艺的研究,撰写研究论文;

3.3在延安地区选取适宜羊肚菌生长的环境,用不同配方人工制备的羊肚菌菌种进行仿野生人工栽培试验栽培,探索生长规律及影响因素,获得了初步的成功,同时开展了羊肚菌大田、棚下人工栽培研究,研究过程中设计开发了一种食用菌接种工具、清洁刷等实用新型专利,均已授权;

3.4将羊肚菌仿野生人工栽培及大田、棚下栽培技术在食用菌生产企业、专业合作及农户中进行应用推广与对比试验分析,为农民增产创收。

4.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

羊肚菌具有极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而引起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由于国内外至今尚不能像杏鲍菇、金针菇等实现规模化商业性栽培,因而,开展羊肚菌栽培技术研究工作就显得十分的必要。

课题组针对延安野生羊肚菌生长现状,开展野生羊肚菌资源调查、菌种分离与纯化、分子机理、生物学特性、菌种制备、仿野生栽培及人工栽培系统研究,并申请并获批了2项实用新型专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与国内外技术相比,处于相对先进水平。

5.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

5.1首次报道了陕北羊肚菌的种类、分布、发生季节等,为野生羊肚菌的人工驯化、栽培奠定了基础。

5.2首次在延安地区开展羊肚菌母种分离与纯化、分子机理、生物学特性、颗粒菌种制备及人工栽培技术研究,为羊肚菌规模化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6.作用意义(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意义)。

羊肚菌具有极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而引起国内外多数国家的高度重视,多年来羊肚菌产品十分走俏,羊肚菌产品供不应求。该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羊肚菌人工栽培的稳定性、重复性及生物转化率如果能得到提高和稳产,那将成为延安农民的主导产业和重要的经济来源,将对老区乃至全国的进步和经济、社会、生态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老区和全国的经济建设增砖添瓦。

该项成果在延安广育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延安嘉康食用菌有限责任公司、延安金皓科技有限公司、延安新天然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宜川县益德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黄龙县崾崄乡新马太食用菌农民种植合作社等公司和专业合作社进行羊肚菌高效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在菌种选育、栽培原料筛选、培养基配方配制、栽培技术管理等方面均应用该项技术的科研结果与专利成果,取得了很好的效益。近年来,累计生产羊肚菌栽培袋500余万袋,新增利润近300万元,新增就业50人,培训农民400人次,同时向50个食用菌栽培户进行推广,为当地菇农提供羊肚菌栽培袋200余万袋,该项技术切实能使农民增产创收,提高经济效益。通过对比观察,延安大学等单位提供的该项技术能缩短羊肚菌发菌期,可提高羊肚菌的产量,能使农民增产创收,提高经济效益。

因此我们项目组合作开发的羊肚菌生物学特性及人工栽培技术切实能增产创收,提高经济效益,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对推广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不仅具有重大的学术、理论价值,还具有实际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