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

阅读数: 1532

成果名称: 新型压电材料的构筑与特性研究

成果登记号: 9612018J0122

第一完成单位: 西北工业大学

联 系 人: 常威威

成果类型: 基础理论

成果体现形式 : 论文

技术领域: 其他

应用行业: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成果简介:

本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其成果为:

1、研究了铌酸盐基系列压电陶瓷的特性,提出有效、合理的工艺控制技术,使其机电耦合性能大幅度提高,获得介电常数、平面振动机电耦合系数、压电常数、机械品质因数和居里温度分别为:320~450、0.21~0.41、70~350pC/N、105~1509、397~420℃,是非常有希望用于滤波器及传感领域无铅压电材料。发展了氧化物前驱体低温水热制备铌酸盐基材料,获得了铌酸钾钠-钛酸铋钠微观结构和工艺参数,建立了该类高性能材料在纳米结构的成分调制原理,为进一步发展新型压电材料提供了依据。

2、发明了Pechini法在水和有机溶液两种体系中制备锆钛酸铅粉体,分析了凝胶体的组成,揭示了凝胶体分子量对粉体相结构和形貌的影响规律。铅、锆、钛三种金属离子分别与柠檬酸形成结构类似的环状螯合物。在凝胶体的后处理中引入一步热解法,在无外加成孔剂的条件下制备出多孔陶瓷。确定了固相法、水溶液Pechini法和有机溶液Pechini法所得微粉的晶粒长大动力学因子分别为4.2、3.55和3.3,活化能分别为211KJ/mol、78.75KJ/mol和193KJ/mol。采用热力学方程拟合了烧结过程中致密化速率和晶粒生长速率方程,通过调节二者比值,获得了多孔压电陶瓷。

3、设计了A位取代、B位取代、AB位共取代和A位空位修饰大幅度提高铋层状结构材料的铁电极化、压电性能、抗疲劳特性以及温度稳定性。获得的改性铌酸铋纳显示无疲劳特性、优异压电性能和高温度稳定性,其居里温度分别高达800℃以上,而压电系数d33可达28pC/N。研制的超高温压电陶瓷具有良好压电性能和高温度稳定性,其Tc、Pr和d33分别为908℃、6.1μC/cm2和20.6pC/N。居里温度为684℃的铌镁钛酸铋的Pr、d33和S33分别达15.5μC/cm2、30pC/N和0.068%。

4、探索了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了压电聚合物聚偏氟乙烯的内旋转势能曲线、α-和β-链的构象结构、振动光谱及压电特性,并预测了不同外加电场对其结构与压电特性的影响。此外,通过设置Fe原子自旋方向,模拟了压电陶瓷铁酸铋的反铁磁性,进而对其结构、电学和光学性能进行了研究。

20篇代表性论文被SCI收录20篇、EI收录18篇,并已被SCI引用720次、其中他人引用557篇次。获授权发明专利6项。重要国际学术会议邀请报告14次、国内学术会议邀请报告10次。培养毕业博士15人、毕业硕士3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