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

阅读数: 2999

成果名称: 姬塬西北部延长组长82、长91复杂油水层测井识别技术

成果登记号: 9612019Y0470

第一完成单位: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联 系 人: 韩东

成果类型: 应用技术

成果体现形式 : 新技术

技术领域: 新能源与高效节能

应用行业: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成果简介:

一、项目概要 

低饱和度复杂油水层精准识别是长期困扰国内石油勘探开发的一大难题。这类油藏单体规模小,但数量众多,对精细勘探和老油田挖潜意义重大。低饱和度油藏由于测井对比度低、油水关系复杂,油层精准识别难度极大。一方面高解释,会造成后期储层压裂改造的无效投入,造成很大浪费;另一方面低解释,又会造成油藏的漏失,贻误勘探发现。低饱和度复杂油水层的精准识别和有效开发,在我国石油勘探开发现阶段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鄂尔多斯盆地是当前我国最大的石油天然气生产基地,承担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大责任。陕西省姬塬西北部延长组下组合长8、长9普遍发育低饱和度油藏,具有储层分布稳定、孔隙结构复杂、含油饱和度低等特点,油层隐蔽性强,测井评价难度极大。为此,中国石油以鄂尔多斯盆地陕西省姬塬西北部地区为重点靶区,依托科技专项,历时3年,成功攻克了延长组下组合低饱和度复杂油水层测井识别关键技术瓶颈,有力支撑了姬塬西北部地区低饱和度油藏勘探发现、储量提交与有效开发。

二、主要成果

1.明确了低饱和度复杂油水层发育的地质背景和控制因素

应用成藏驱动力-储层毛管压力平衡理论,结合区域构造特征、岩石物理实验等资料分析表明:陕西省姬塬西北部长82、长91储层油源来自于顶部长73优质烃源岩,储层距油源垂直距离较远,充注度较低;构造运动剧烈,油气运移通道复杂,部分油藏经过二次调整;微观上储层孔隙结构复杂,纵向含油非均质性强。综合研究认为,研究区长82、长91低饱和度复杂油水层含油性受构造、成藏驱动力和孔隙结构多重因素控制。

2.建立了利用测井资料计算地层水矿化度的方法

地层水矿化度是影响地层电阻率和饱和度计算的关键参数,一般需要通过实测水分析资料获取。但实验室实测方法在地层水矿化度变化大的地区不适应,很难得到合适的地层水矿化度值。本项目创新提出了一种基于储层孔隙度-电阻率散点外包络分析方法,以及储层底部泥岩对比法、自然电位相对幅度法等计算地层水矿化度的方法,并植入到低渗透测井解释软件系统CIFlog-Insight中。利用计算结果开展地层水矿化度、钠氯系数、脱硫系数平面分布规律研究,明确了低饱和度油层分布规律,为低饱和度复杂油水层精准解释提供了基础。

3.创新发展了低饱和度复杂油水层测井识别技术

在准确计算地层水矿化度并搞清其分布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岩电实验数据,提出了优化饱和度计算参数法、双地层水电阻率对比法,测井曲线重构对比法等多种油水层识别方法,提高了矿化度多变区低饱和度油层判识能力;构建了自然电位幅度差、泥浆电阻率比值和视地层水电阻率图版,建立不同泥浆体系下复杂油水层识别技术。

4.形成了低饱和度油层孔隙结构评价技术

结合复杂孔隙结构及束缚水饱和度高造成的低饱和度油藏成因,创新提出了电阻率拟合和补偿中子-密度综合分析等四种改进型的泥质含量计算方法,提高了非均质储层渗透率解释模型;通过储层品质因子RQI评价储层孔隙结构差异,精细分析储层纵向含油性差异,有效指导射孔段优选及压裂方案优化,结合定面射孔技术,大幅度提高试油成功率。

三、创新点:

1.双地层水电阻率对比法,电阻率曲线重构对比法等低饱和度油层识别方法;

2.不同泥浆体系下的复杂流体识别方法;

3.基于储层品质因子分类的低充注油藏油层精细解释方法。

四、客观评价:

针对陕北地区下组合低饱和度油层识别困难,在低饱和度成因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岩心、录井、岩石物理实验、试油成果等资料,深入研究地层水分析资料与测井曲线响应特征,完成了利用测井资料精确计算地层水矿化度的方法,搞清楚了姬塬地区地层水各项主要化学参数的分布规律,在此基础研究形成了基于地层水性质变化的低饱和度油层识别方法、隐蔽性储层有效性评价技术和针对低充注油藏储层孔隙结构精细评价方法。通过技术创新形成的低饱和度油层解释方法和配套技术为资源量评价、储量提交、富集区优选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对我国复杂油藏测井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其它低饱和度油藏勘探开发中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广阔的推广前景。

五、应用情况:

1.低饱和度复杂油水层测井识别与精细解释技术的推广应用,使测井解释符合率由攻关前的37.1%提高到73.1%,提高了勘探成效。

2.研究成果为陕北地区下组合储量提交提供了准确的参数和下限标准,提交探明储量4700万吨。

3.应用研究成果准确判识储层流体性质,避免了138层的无效试油,试油成功率从攻关前的21%提高到32.7%,有力支撑了油田公司降本增效,同时大量节约了工业用水,对保护陕北地区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