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优势资源数据库

人才
平台
项目
成果

创新团队

团队姓名: 高性能、低功耗模拟/射频集成电路及其在卫星导航系统中的应用科技创新团队

牵头单位: 陕西北斗恒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团队成员: 耿莉 、李卫斌 、王文杰 、唐宗伟 、张鸿 、李文刚 、许江涛 、范世全 、杨大鹏 、常春利

研究领域: 电子与信息

个人简介:

2009年起,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系就和陕西北斗恒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有合作,进行合作研发、成果应用与推广及研究生联合培养,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分别一起申请国家级及省级课题。本创新团队集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系在集成电路研究领域的综合力量和北斗恒通公司在射频芯片设计及产品开发等的长期优势,针对国家和陕西省的重大需求,提出研究方向。

1)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的16个重大科技专项

A.模拟/射频芯片在北斗导航中具有重要地位,研究其关键技术,有望形成跨越式发展

作为电子信息领域的重要支撑,集成电路的技术架构和发展形态将发生重大变革,原理性和颠覆性的技术会随之产生,最终推动电子信息技术又一轮突飞猛进地发展。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应从国际先进集成电路技术的追随者和改进者,跨越成为最新技术的重要原创者。北斗的产业化对其核心部件的要求非常高,尤其对于射频芯片的灵敏度和功耗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国内的普遍采用0.18um CMOS工艺,在线性度、功耗等重要指标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为了提升了其在消费类电子中的应用,射频芯片有必要在体系结构上和工艺水平上有重大的突破。

B.射频芯片是北斗地面接收终端的核心芯片

作为北斗地面接收设备的核心部件,射频芯片对整个接收机的抗干扰、灵敏度、功耗、成本、可靠性、环境适应性等都具有重要的影响。陕西在北斗射频芯片的基础理论研究、设计与仿真、验证以及产品化、产业化等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国内的第一块GPS射频芯片诞生于西安,陕西北斗恒通公司的军用射频芯片获得了全国实物比测的第二名,并已经形成了系列化产品;

C.通用化射频芯片和专用射频芯片的系列化

国内接收机多使用离散器件射频模块,体积大、功耗高、可靠性低,为了促进我国北斗产业的发展,发展导航通用型射频芯片,满足普通导航设备低成本、多功能的要求;同时针对军用抗干扰型、高灵敏度型、高空气象型、授时型等专用射频芯片;开发同时支持GPS/北斗/GALILEO/GLONASS等多个导航系统的多通道射频芯片。

2)不同学科背景的交融

射频芯片的理论研究、设计与仿真、验证及其在北斗系统的应用,即涉及到电磁场及天线理论有涉及到微电子与集成电路领域,及涉及理论研究,也涉及到流片实物测试,还涉及到实际应用环境的测试和评价。更适应于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人员共同努力,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芯片和产品

3)陕西在北斗射频领域的优势对团队的建设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陕西在北斗产业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是西北地区的桥头堡;覆盖了卫星载荷、时统系统、地面监控、军用设备等研发与生产,射频芯片技术更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团队汇聚了集成电路理论研究、射频芯片设计、天线与微波、基带算法与组合导航、导航应用系统与服务开发等各领域的优秀人才,可以完成协同创新的团队目标。在队伍建设上形成了在系统集成与芯片实现领域创新团队,以教授为核心、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学科团队。核心成员10人(另有博士研究生5人,硕士研究生10人),核心成员45岁以上1人,45岁以下9人。团队核心成员分别来自于高校和公司,便于发挥产学研结合的优势,使得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产品,为陕西的经济发展做出卓有成效的贡献。

本团队研究的项目基于已建成的高水平、高性能的集成电路设计开发环境平台,能够完成从系统算法、电路结构、版图到芯片测试的完整过程。同时,构建了北斗射频芯片实验平台,为从事面向北斗导航智能信息处理芯片奠定了基础,为系统集成与芯片实现提供支持。

上一篇:陕西省果树病害生物防治创新团队 下一篇:肿瘤微创化精准治疗技术研究创新团队

相关链接:

相关领域团队:

西北大学海量跨媒体分析与检索创新团队

复杂系统分析、建模与控制创新团队

煤矿安全微型机电器件与技术创新团队

图像处理与传输创新团队

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创新团队

多波混频量子调控创新团队

媒体大数据分析与检索创新团队

低功耗集成芯片系统和新型器件创新团队

无线认知自组织网络创新团队

数字电视授时及定位应用技术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