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优势资源数据库

人才
平台
项目
成果

生猪标准化养殖技术体系研究与推广

获奖分类:

获奖名称:

获奖年份:

获奖级别:

主要完成单位:

主要完成人:

成果简介:

    一、项目来源:

    该项目是延安职业技术学院于2009年自选项目,2013年被延安市科技局确立为延安市重大科技创新项目(项目编号:2013-KZDN04),由延安职业技术学院主持,陕西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延安市畜牧技术推广站、全市13个县区参与推广,历时6年共同完成。

    二、所属技术领域

    是一项集养猪关键技术于一体的畜牧生产技术。

    三、主要技术内容

    结合陕北地区生态环境, 参照GB/T17824.1—8《规模猪场建设》对规模化猪场建设与饲养管理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集成。提出了陕北地区猪舍的朝向是座北朝南偏西5~10°,每相邻两栋猪舍的间距为猪舍屋脊高度的2-3倍等。注重种猪的个体与生殖器官的选择;实施区域人工授精,推行统一供精,手握式采精、鲜精输精。各类群猪实施多段饲养,精准化管理,推行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应用等技术体系,对于提高猪肉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主要技术指标:用该项技术体系指导建成并经过国家验收的标准化猪场11个,引进PIC、约克夏、长白等纯种母猪、种公猪、二元及父母代母猪,经繁育推广,良种的覆盖率达到94%,人工授精覆盖率71.2%。用精细化饲喂母猪平均每头年产活仔19.2头以上;仔猪成活率98%以上;商品猪料重比平均达到2.85:1。生物法对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生态效益显著。

    四、技术创新点

    集成了生猪标准化养殖技术体系:

    1、提出“母猪分段饲喂法”;

    结合延安农业产业发展趋势,畜牧产业结构调整与陕北地区生态环境特定,针对规模化养猪场提出了:五段饲养四次转群生产工艺流程;主要流程是空怀配种期~妊娠期~哺乳期~仔猪保育期~生长肥育期,五段饲养要经过四次转群,其特点是把空怀待配母猪和妊娠母猪分开,单独组群,有利于配种,提高繁殖率。空怀母猪配种后观察21天,确定妊娠后转入妊娠舍饲养至产前7天转入分娩哺乳舍。有利于标准化管理、集约化、工厂化生产。

    2、研发出了生猪不同生理阶段中草药饲料添加剂配方;

    在严格选址布局与猪舍的环境控制的基础上,使用中药复方饲料添加剂(配方1:百里香(地椒)10-12份、陈皮13-17份、艾叶8-12份、白头翁10-14份、柴胡4-8份、马齿苋13-17份、益母草2-5份、车前草16-20份、甘草2-6份。每味药适用范围内选取用量,总和达到100份),添加量为饲料总重量的1-1.5%,减少或者禁用抗菌素类药物,经产母猪的乳房炎发病率明显下降,仔猪初生重、断奶重分别提高1.5%和1.8%,育肥猪163日龄体重平均达到95Kg。

    3、规模化场联合选育,整体推进种质提高。

    建立种公猪站10个,实施区域人工授精,每年开展人工授精技术培训,实施规模化场联合选育,整体推进种质提高,各县已有8.12万头母猪接受人工授精,覆盖度达到 45.0%。其中洛川、宝塔区覆盖度分别达到62.8%、52.3%。受胎率与本交基本持平,窝产仔数增加0.7个,节省了1800多头公猪的饲养管理成本,仔猪品种得到整体改良,疫病传播风险进一步降低,养殖户配种便利性得到提高,解决一部分配种员的就业问题。

    五、与国内外同类技术的比较

    开发应用了生猪标准化养殖技术体系,特别是生猪不同生理阶段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应用,经查新达到国内同类先进水平。

    六、社会经济效益

    该项目提高了生猪产业良种化程度,促进了生猪产业发展水平的提升,累计新增产值56.97亿元、新增利润13.39亿元,收益率达到23.5%。充分利用了农副产品资源与农村富余劳动力,还可新增社会就业9000多人。

    七、推广前景

    生猪标准化养殖技术体系研究与推广,在我市规模化养猪场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生猪散养将逐步被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所代替,因此,该项技术在我市乃至周边地区及全国有着广阔的推广前景。

    八、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部分养猪从业人员的观念滞后和养殖企业的生产条件限制,要全面推广存在着一定困难。项目期望通过培训、指导,提高认识,扩大标准化体系的推广应用范围。

    2.不断完善标准化体系的技术环节,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

    3. 增加联合选育企业,扩大选育群数量,开展持续的场内种猪测定和遗传评估工作,提高种猪的遗传品质,为养猪业提供更多优良种猪。


上一篇:第四军医大学消化系肿瘤研究创新团队 下一篇:利用植物和工程措施联合修复高边坡技术研究与示范

相关链接: